媒体中大

  • 【玉溪日报】中山大学与玉溪共谱合作发展新篇章

    珠江头尾,一脉相承。八十七年前,烽火硝烟中,珠江之畔的中山大学举校西迁,跨越2000公里,在玉溪澄江这片土地上,与当地人民结下深厚情谊。岁月流转,这份始于烽火岁月的情谊,如今已转化为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实践,在新时代的篇章中书写着校地携手共进的崭新故事。守望相助在澄江播撒文明火种回溯至抗战期间,1938...

  • 【南方日报】张潮:数智引擎驱动文化产业跃迁

    数智技术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新型数字社会文化的蓬勃发展带来了系统性的变革力量,正带动整个产业生态的持续优化与迭代升级从众多博物馆通过裸眼3D、体感互动、语音合成等数智技术重现历史场景,到网络平台上不断涌现的原创文学、短视频,再到数字动漫、数字音乐等产业链的不断建立与丰富,当前数智技术正从...

  • 【南方杂志】从珠江到天山:援疆干部曹红的两度奔赴

    行千里援疆路,续粤喀援疆情。两度从珠江江畔奔赴南疆热土,需要什么样的热情?“使命!责任!担当!”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二区主任、主任医师曹红,用微信个人资料上多年不曾更换过的个人签名给出了答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二区主任、主任医师曹红2022年2月,曹红作为第十...

  • 【羊城晚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路径之思

    2025年是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关键之年,也是“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谋划之年,更是面向十年建成教育强国全面布局、高位推进之年。2024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他在贺信中强调,“新的起点上,希望中山大学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传承...

  • 【羊城晚报】中大师生揭开新物种面纱:一场跨越百年的“寻花谜案”

    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来临之际,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凡强讲述了一场跨越世纪的“植物侦探”之旅。这支由中大师生组成的科考队,不仅让沉寂百年的珍稀植物八角花重见天日,更揭开了一段尘封的植物学密码。“封开有一个特别好的地方,封开国家地质公园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我就想能不能带着学生一起到那里考察学习。...

  • 【宝安日报】光明社区与中山七院联合开展多学科义诊活动

    5月17日,光明街道光明社区党委联合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开展“卒中培训和多学科义诊进社区”义诊活动,吸引近200名居民参与。此次义诊活动由中山七院神经医学中心、心血管中心、骨科、儿科、老年科等多个科室的权威专家组成医疗团队,为居民提供免费的健康咨询和初步诊断服务。在神经医学中心诊台前,神经内科侯医生耐...

  • 【宝安日报】光明区留学人员联谊会联合中山大学举行夏季音乐会

    5月18日晚,中山大学交响乐团2025“星辉乐章·夏风颂歌”夏季音乐会在深圳校区中山堂启幕。随着指挥棒挥动,弦乐、长管与打击乐响起,伴着夏风低吟,将观众带入一场光影与旋律交织的音乐盛宴。来自中山大学电子信息与工程学院的同学们、学校领导及特邀嘉宾济济一堂,在激昂的《激情燃烧的岁月》和悠扬的《蒲公英的约定》...

  • 【南方日报】刘加军:三年援疆路,从5到60张床,在喀什见证“生命绿洲”成长

    一次援疆路,一生援疆情。亲历3年的塞外援疆,见证漠北的变迁,血液科从零开始,到建立成长,在语言不通,地域不同的另外一个城市,我在孤独和彷徨的悬崖上,选择了坚强,牢记着援疆的使命,倾注了满腔热血,如呵护自己的孩子般呵护幼苗成长,走过的曲折,只有经历过才明白个中滋味。塞外归来,人虽然离开,但心依然牵挂...

  • 【广州日报】中大援疆医护归途 万米高空救婴

    “一位乘客突发身体不适,飞机上如果有医护人员,请示意机组成员……”近日,从喀什飞往广州的南航CZ6835航班上,一则紧急呼救打破了高空中的宁静。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梁崎、冷雁医生和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蔡霞护士长刚结束在新疆的重症康复技术指导工作,正乘坐这班飞机返回广州。“我们是医生...

  • 【新快报】当护理技术遇上智数AI 临床护理正向“智护”转变

    广州多家医院护士团队执起“智数”利器,破解多种护理难题曾经饱受“膀胱过度活跃症”之苦的30岁女子高敏(化名)渐渐从“尿频尿急”焦虑中脱困,只因跟随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护士团队研发的“数字疗法”,每日“打卡”锻炼膀胱功能。中山三院的病房里,“虚拟护士”向患者直观演示疾病管理要点,健康教育的...

  • 【大公报】“5.12”护士节 孙逸仙纪念医院护士用“AI+”护理病人

    5月12日是第114个国际护士节,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该院护士利用“AI+”更好护理病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肿瘤科护士长陈洁介绍,针对乳腺癌患者高发的心理痛苦问题,团队首创“症状评估─AI匹配─VR干预”一体化终端,“根据病情,AI会选择出适合的VR画面,让患者纾缓焦虑”。在泌尿外科,护士团队推出“智能...

  • 【中国新闻社】中山大学科考团队在广东丹霞山发现微生物新属新种——丹霞红岩杆菌

    广东省韶关市丹霞山管委会9日通报称,在广东丹霞山的红色岩石中,中山大学丹霞山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科考团队发现了新微生物(菌株编号为SYSU DXS3258T),其不仅是一个新种(species),更是一个新属(genus)。丹霞山管委会介绍,这项发现由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文均教授团队完成,已发表于国际专业微生物学期刊 Antonie va...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