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来时路,再启新征程——中山大学农学院坚持人民至上,服务抗战办学老区
中大新闻网1月30日电(通讯员刘兴基)中山大学农学院作为孙中山先生创办国立广东大学的三大支柱之一,在1924-1952年的办学过程中,特别是在抗战烽火中,随同学校三次迁徙,克服时艰、办学不辍、矢志报国,培养了以“中国水稻之父”丁颖院长为代表的一大批农业科学家和教育家,取得了辉煌的科研成就,为地方发展做出了至今令当地人民念念不忘的巨大贡献,直至1952年国家高校院系调整时被调出,支援华南农学院和华中农学院建设。
2019年,中山大学农学院肩负着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的使命正式启动复办后,学院党组织不忘来时路,以传承红色基因,肩负立德树人使命为中心,组织师生寻访抗战办学老区,坚持人民至上,努力服务老区“三农”建设,培养知农爱农、兴农强国的新农人。
挖掘红色院史,讲好中大故事
农学院正式启动复办后,以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和庆祝建党百年为契机,开展了“重走抗战西迁路,合力振兴新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