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 01 2025-09

    正式挂牌!中山大学健康科学与技术前沿交叉研究院首批团队入驻

    中大新闻网讯(记者张妍、唐诗雨)8月31日,中山大学健康科学与技术前沿交叉研究院在广州校区北校园举行挂牌暨首批团队入驻仪式。校党委书记朱孔军,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高松,肿瘤防治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马骏,副校长郑跃,党委副书记张琪,副校长林天歆出席仪式。仪式现场高松表示,中山大学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将“以学科交叉融合为重点”作为办学思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了一系列积极的探索。建设健康...

  • 29 2025-08

    覃章才教授团队《科学》杂志发表论文:重新定义造林缓解气候变化的潜力

    中大新闻网讯(记者郑钰)未来植树造林能吸收多少二氧化碳?北京时间8月29日,国际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发表了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覃章才教授团队联合多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研究首次量化了全球森林恢复过程中地下土壤的固碳能力,并开创性地整合生态、气候和政策三个关键因素,重新定义了造林缓解气候变化的潜力,为未来全球造林提供了“导航”。基于不同造林假设估算的气候缓解潜力。 (A)全球和区域尺度造林固碳潜力...

  • 25 2025-08

    5金5银5铜!中大师生在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获得优异成绩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黎理)8月15日至19日,由高等学校大学生医学创新竞赛委员会主办的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暨2025“一带一路”国际竞赛在山东大学举行,中山大学代表队获得5金5银5铜的优异成绩。本次由赛事涵盖基础临床赛道、口腔医学赛道、交叉学科赛道等6个赛道的基础创新研究和实验设计项目,首次增设Finalist冠军争夺赛环节。来自全球10个国家201所高校的820支队伍、4000余名师生、200余位嘉宾与评审专家参加活...

  • 25 2025-08

    中山大学6000米级深海无人遥控潜水器在南海完成首次深海试验

    中大新闻网讯(记者郑钰)8月23日,南海中沙海域,在“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上,6000米级深海无人遥控潜水器(ROV)“海琴”号圆满完成首次深海试验,全面验证了整机系统的功能和主要性能指标,“中山大学”号正式跨入我国少数拥有6000米级深海ROV的科考船行列。“海琴”号完成海试后出水3连日来,“海琴”号深海ROV完成多个潜次试验,最大下潜深度达到4140米,开展了多项科考试验,实况检测了各项技术指标及系统运行...

  • 14 2025-08

    中国科学家首次探测到月球新一代激光反射镜回波信号

    中大新闻网讯(记者李建平)8月13日,中山大学天琴测距台站首次探测到月球新一代激光反射镜NGLR-1的回波信号,并确认测距实验成功。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探测到该月球激光反射镜,使我国成为继法国、德国和美国之后实现对该合作目标进行测量的国家,彰显了我国在月球激光测量方面的领先实力。北京时间8月13日00:37,中山大学天琴测距台站工程师韩西达、吴先霖带领团队成员探测到新一代月球后向角反射器NGLR-1的激光回波信号,初...

  • 14 2025-08

    中山大学“海琴”号深海遥控潜水器海试暨科学应用航次启航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翟子歌)8月13日,中山大学“海琴”号6000米深海遥控潜水器(ROV)搭载“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从珠海启航赴南海海域开展25天海试与科学应用航次。同时,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也参航开展“海斗一号”全海深自主遥控无人潜水器科学应用试验,这是国内首次两套深海无人潜水器同船作业、共探深海奥秘。本航次由中山大学海洋科学考察中心组织,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海洋科学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

  • 06 2025-08

    颜光美、银巍团队发现:己糖激酶2通过蛋白激酶活性促进外泌体生成参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损伤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张玉琦)近日中山医学院颜光美、银巍教授团队经过研究,揭示了己糖激酶2(HK2)的蛋白激酶功能及其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损伤中的全新机制:HK2能够直接磷酸化中性鞘磷脂酶1(nSMase1),后者是外泌体脂质生成途径中的关键酶,通过这一机制选择性促进星形胶质细胞外泌体的生物合成,这些外泌体进而破坏脑血管内皮紧密连接,最终加重脑损伤。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期刊《先进科学》《Advanced Science》上。脑卒中...

  • 06 2025-08

    张潇悦课题组发展极性与分子构象耦合关系的纳尺度表征新方法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姚松佑)近日,中山大学物理学院、广东省磁电物性分析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张潇悦副教授课题组提出了一种电控光热力显微镜技术(Electrically Modulated Photothermal Force Microscopy, ePTFM),其在纳米尺度上实现了极性演化过程中有机极性基团和极性键取向、构象的特异性表征,可有效研究电驱动下极化与化学结构演变的耦合关系。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具有压电/铁电性的极性聚合物因其独特的力、...

首页上页12345...40下页尾页 到第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