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讯(记者余婷)5月24日,中山大学2025年度工作会议在深圳校区开幕。学校正式提出坚持“五个以”办学思路,明确实施“八大战略”,提出“八大突破行动”。与会人员深入学习、热烈讨论,纷纷表示接下来将在实际工作中,把会议精神落地落实,为新百年的中大由大到强贡献力量。
本次工作会议报告紧扣时代脉搏,站位高远,目标明确,振奋人心,为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指明了方向,绘制了清晰路径。在奋进世界一流大学的新百年征程上,学工何为?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实施固本铸魂战略,在推进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中坚持人文温度、科学信度和创新效度, 以“全面实施、整体推进、试点突破、持续迭代”为思路,重点开展实践、网络、文化育人模式创新行动,构建具有中大特色的学生工作体系。
——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 靳祥鹏
大会报告非常精彩,对学校的整体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都非常清楚,并对未来五到十年学校的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进行了阐述。在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方面,我们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一是健全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分类培养机制,推动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二是通过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进行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探索急需学科专业快速布局培养,同步现有学科专业优化布局。
——研究生院院长、教授 欧阳钢锋
今年的学校工作会议是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即将启动之年以及中大新百年的开局之年,召开的十分重要的会议,意义深远、影响重大,对我们学校事业实现“山高水长”绘制出一幅宏伟、清晰的蓝图。我们将加强基础研究组织工作,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能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同时,紧密对接国家和大湾区发展战略,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深化机制改革提升成果转化效能,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助力。
——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 刘飞
此次年度工作会议为中山大学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对中山大学下一个百年如何由大到强给了方向性指引。报告里面特别提到要做有气象的人文学科,加强重大学术基本理论研究,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构建上产出一流成果。所谓的气象,是我们做文科很重要的问题。作为历史学科的研究者,我们将秉承孙中山先生 “做大事” 的精神,致力于将学问做深做精,回应时代关切的问题,为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贡献力量。
——历史学系主任、教授 安东强
中山大学2025年度工作会议,全校上下凝聚发展共识,积蓄精神力量,共绘“十五五”发展蓝图。特别是提出要实施“八大战略”和“八大突破行动”,通过筑峰交叉战略,塑造学科发展新优势,驱动百年中大奋进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自复办以来,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围绕“人工智能+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聚焦建设“智慧农业”学科,重点发展农业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学、分子生物育种、健康农业等学科方向,以数字化、智能化为引擎,加速推进“AI+农业”交叉创新,力争至2035年将“智慧农业”建设为高峰学科,书写新时代中大人的历史答卷,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力量。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院长、教授 肖仕
学校2025年度工作会议报告为学院发展指明了方向。公共卫生学院将重点从三方面贯彻落实:一是推动学院“由大到强”发展,紧密围绕“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战略定位,持续强化学科建设与科研创新的协同效应;二是优化高水平复合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通过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健康中国行动等国家任务,构建人才培养新范式;三是强化双一流学科建设,聚焦“营养膳食与慢病防控”“环境健康与职业卫生”等学科优势领域,为筑牢公共卫生安全屏障持续贡献“中大公卫”力量。
——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教授 夏敏
本次学校工作会议的主题是“加强谋划,明确任务,奋进世界一流大学前列”。报告的内容深度剖析,科学充实,发人深省。本次会议对工科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作出了重要指引。经过热烈充分的分组讨论,工学部提出,未来的5-10年,要通过加强有组织科研,打造有标志性工科成果,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发展颠覆性技术,推动大湾区科技创新,打造具有高展示度的中大工科名片。在中山大学新百年征程的启航之际,工学部将以思想共识凝聚奋进之力,以使命担当擘画一流蓝图,为学校奋进世界一流大学前列贡献力量。
——工学部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王鹏
文稿终审:黄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