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南聚珠海 共话智能——中山大学举办第一届人工智能前沿交叉论坛

稿件来源:人工智能学院 编辑:王冬梅 审核:孙耀斌 阅读量:

中大新闻网广州4月20日电(通讯员陈陟)近日,中山大学在珠海校区成功举办了第一届人工智能前沿交叉论坛,邀请了来自4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业的7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并作报告。本次论坛设置了10个平行论坛,涵盖了大模型训练、群体智能、智能计算、量子计算、类脑计算、AI与影像、遥感与人工智能、机器人、视觉与大数据、工业界等方面的前沿进展。现场300多人出席,就人工智能学术前沿、人工智能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人工智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及人工智能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等话题展开研讨交流。中山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人工智能学院承办此次论坛。


第一届人工智能前沿交叉论坛主论坛现场

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在主论坛致辞中感谢嘉宾如期赴约,并介绍了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的升级蝶变和人工智能领域的重大成果。陈春声指出,珠海校区已形成了“四深”学科布局,其中包括了深海、深空、深地、深蓝学科,这些学科群的交叉融合孕育了对“人工智能+”各类科研场景的刚需。为此,学校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并成立了人工智能研究院来统筹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建设。

陈春声书记致欢迎辞

珠海市科技创新局副局长伞景辉代表珠海市政府出席论坛并致辞,介绍了珠海市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旺盛需求以及发展面向海洋探索的智能机器人的优越条件,并邀请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人才关注和参与珠海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伞景辉副局长代表珠海市政府致辞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左宁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防科技大学王怀民教授分别作论坛主报告。他们探讨了大模型的云边协同计算以及复杂智能软件系统的构造与演化,梳理了人工智能发展的两条路线,即基于碳基生命模型的脑科学路线以及硅基大模型智能涌现路线,诠释了大数据引爆大模型,大模型引爆大应用的发展趋势。

陈左宁院士、王怀民院士作论坛主报告

主题报告后,第一届“逸仙勇士”杯协同机器人大赛发布。大赛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王耀南教授担任赛事指导委员会主席,来自多所知名高校院所、行业学会、企业的12位专家担任赛事指导委员会委员。随后,大赛专委会代表、中山大学团委、相关学院领导,以及企业代表同触电子屏幕启动大赛。本次大赛总奖金数额接近30万元,报名通道现已开启。

第一届“逸仙勇士”杯协同机器人大赛正式发布

以“算力与算法:人工智能的趋势与挑战”为主题的圆桌论坛压轴登场,王怀民院士、戴永久院士、钱德沛院士等不同学术背景的专家学者就如何看待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中国大模型研究如何破局以及Chat GPT对高等教育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发表了精彩观点。专家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观点有“乐观派”“悲观派”“顺其自然派”“实践派”,但一致认为在大模型研发上“要保持战略定力”,“沿着自己的道路勇敢探索”,“用科学家的精神开展大模型工程技术攻关”,“中国要有承载中国记忆、习惯与文明的大模型”,并对我国研发大模型技术充满信心。最后专家呼吁高等教育既要“主动拥抱人工智能技术,变革教育方式方法”,又要“不忘教育的社会功能,关注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公平性”。

嘉宾在圆桌论坛环节讨论人工智能的趋势与挑战

主论坛结束后,10个分论坛圆满举办。本次人工智能前沿交叉论坛为专家学者搭建了一个跨学科交流舞台,促进了不同学科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交流合作,同时也拓宽了学生视野,为我校人工智能学科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文稿终审:人工智能学院 余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