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连章凯)近期,第六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举行。经过多轮激烈的角逐,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牵头、联合各合作单位申报参赛,2个项目分别斩获全国一等奖:“5G眼科智能手术机器人”项目荣获5G应用融合技术赛道全国一等奖和广东区域赛道一等奖第一名;“5G智能眼科巡诊车”项目荣获5G+医疗健康赛道全国一等奖。
“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发挥5G在经济发展中的新引擎作用,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助力新型工业化举办的全国性大赛,是目前国内5G应用领域级别最高、最权威的竞赛。今年的第六届“绽放杯”以“5G扬帆风正劲,数实融合新引擎”为主题,历时2个多月的项目征集,共收到参赛项目超40000个。大赛包括分赛和全国赛两个阶段,分赛采用专题赛和区域赛相结合的形式,共设立18个专题赛道、16个区域赛道,遴选并推荐优秀项目参加全国赛角逐最终奖项。
中山眼科中心获奖作品介绍
打破时空界限:5G眼科智能手术机器人
5G远程高精眼科手术机器人,是在中山大学多学科交叉创新平台的支持下,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林浩添教授团队联合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黄凯教授团队、广州市微眸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中国电信、嘉兴智瞳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医、研、产机构协同攻关的微米级远程眼科手术医疗装备。研发团队于2023年6月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海南省眼科医院成功实现连接粤港澳大湾区及海南省的跨陆、跨海微米级眼科手术,这也是全球首例5G远程微米级眼科手术。
国内眼底病患者接近4000万人,包括了多种全球重点的不可逆致盲眼病,但由于优质医疗资源缺乏,绝大部分患者就诊于基层医疗机构,规范诊治率低。5G眼科智能手术机器人的研发,有望突破眼科手术的时空限制,让医生和患者免于奔波,实现相距千里外的远程高精眼科治疗,缓解基层眼科手术医生少、眼病患者手术难的痛点。
连章凯博士代表团队项目路演
跨越地理象限:5G智能眼科巡诊车
为破解眼病筛诊资源不足和分配不均的难题,在广州市越秀区政府支持下,由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联合广州高新区黄花岗科技园管委会,通达电气及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等企业,打造了“5G智能眼科巡诊车”,让先进的眼科检查设备随车跑起来,检查影像结果通过5G网络连接云平台的AI算法进行智能诊断,使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的眼科筛诊。
5G智能眼科巡诊车搭载了 “一网一车一平台两智能”的新型智慧医疗技术:即巡诊车以安全高速的 5G 医疗专网为基础,以搭载眼专科检测设备的医疗车为载体,以覆盖预防-筛诊-干预-追踪等全方位式眼科医疗服务的一体化应用平台为抓手,以人工智能辅助筛诊和区块链数据管理系统为技术保障,以科技创新赋能医疗服务模式的革新发展,推动优质眼科医疗资源快速扩容下沉,助力我国新型智慧医疗服务在推动全民眼健康的目标上取得新突破。
5G智能眼科巡诊车
5G智能眼科巡诊车自2023年6月正式启用以来,从广州出发已先后开往全国多地开展眼健康服务:8月开赴千里之外的新疆喀什执行“粤喀光明行动”,9月开往广东茂名执行“广东健康科普进乡村活动·粤西行活动”,教师节当天还开往中大校园为教师义诊……依托巡诊车“AI医生”,患者10来分钟就能完成“一条龙”的眼睛多项目检查服务,让老百姓真正切切的在家门口享受到了医疗技术发展带来的实惠。
多学科交叉团队,青年担纲绽放光彩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强调“引导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服务高质量发展”。
此次参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5G智能眼科巡诊车+5G眼科智能手术机器人项目团队,均为青年科研人员和青年学生骨干“挑大梁”“当主角”,团队平均年龄28岁。5G智能眼科巡诊车+5G眼科智能手术机器人的成功研发,有望实现远程诊断+远程治疗相结合,推动眼科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助力“健康中国2030”,实现全民眼健康事业发展,有助于加速我国高端医疗器械迈向国际领先水平。中山眼科中心坚持强化对青年科技人员的锤炼和熏陶,引导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实践中奉献青春和智慧。
徐安迪硕士(左二)代表团队上台领奖
2023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5G加速普及的关键之年。中山眼科中心将秉承“善良 求真 创新”的宗旨,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借助5G+技术赋能眼科数字化转型升级,催生更多新应用场景,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文稿终审:中山眼科中心 夏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