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肿瘤防治中心10余项研究入选202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口头报告

稿件来源:肿瘤防治中心 编辑:卢旖维 审核:孙耀斌 阅读量: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陈鋆、赵现廷)全球肿瘤学领域的年度盛事——202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于当地时间5月31日至6月4日在美国芝加哥举行。在本次大会上,中国学者的50余项研究入选口头报告,占全球总数的约10%,其中,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简称“中肿”)的口头报告达13项,占中国总报告数的近20%。会议前后,中肿专家学者在世界顶尖医学期刊连续发表多项重磅研究成果,唱响了崛起的中国之声、中肿之声。

作为消化道肿瘤领域的领军人物,徐瑞华教授团队共有11项研究入选,其中口头报告5项、壁报6项,奏响了消化道肿瘤领域中国强音。

徐瑞华教授

ASCO全体大会系列会议(ASCO Plenary Series)快速摘要更新(Updates of the Abstract)专场是全场瞩目的焦点,能够入选ASCO全体大会系列会议的研究均是有望改变肿瘤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研究。该专场共有6项重磅研究报告,其中3项来自中国,徐瑞华教授团队入选2项,数量与全球排名第二的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持平。

ASCO全体大会系列会议快速摘要更新专场讲者与主席合影

在专场报告中,徐瑞华教授就靶向claudin18.2的ADC新药治疗晚期胃/胃食管交界处肿瘤的情况进行了报告。王峰教授报告了关于晚期胃/胃食管交界处腺癌的FRUTIGA研究的数据更新。专场主席Toni Choueiri教授在王峰教授登台时特别提到,这是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带来的第二项研究,这样的成绩令人瞩目。

在“胃肠肿瘤-结直肠与肛门”口头报告专场,徐瑞华教授携新辅助双免治疗dMMR/MSI-H型结直肠癌的新方案再度发出中国之声;团队成员邱海波主任医师、阮丹云副主任医师也分别在“肉瘤口头报告”专场与“头颈部肿瘤快速口头报告”专场登台报告,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

在鼻咽癌领域,来自中国的研究人员包揽了全部3项口头报告,其中2项来自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马骏院士团队的刘需副主任医师代表团队报告了3期随机临床试验DIPPER研究的成果,该研究同时入选本次ASCO年会的最新突破摘要(Late-breaking Abstract研究);麦海强、陈秋燕教授团队作了1项口头报告、3项壁报展示,刘赛兰副主任医师进行了汇报。

在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专场,共有8项口头报告入选,令人惊喜的是,其中有2项均来自中国同一个团队——中肿张力、方文峰教授团队。

在早中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专场,入选的9项口头报告中,有2项来自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分别是刘慧教授团队的GASTO-1091研究、王思愚教授团队的GASTO-1002研究。同时,刘慧教授团队还有3项壁报展示,这些研究均探讨了胸部肿瘤中新型大分割放疗技术与免疫治疗联合应用的效能和安全性,为该新型综合治疗模式的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有力依据。

此外,刘继红教授在“妇科肿瘤”快速口头报告专场报告了局晚期宫颈癌新辅助治疗的最新数据,美国Kathleen Moore教授两次以excellent表达对此项研究的赞扬;宋明教授在“HPV阳性口咽癌”教育专场中报告了术前新辅助化疗免疫联合方案治疗口咽癌的研究进展。

在ASCO年会前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多项研究在世界顶尖的医学期刊发表论文。徐瑞华教授主导的全球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RATIONALE-305研究见刊于四大顶级医学期刊之一的《英国医学期刊》(The BMJ)。王峰教授在ASCO年会口头报告的FRUTIGA研究在亮相ASCO快速摘要更新专场的同时,见刊于国际顶尖医学期刊《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由马骏院士牵头开展、刘需副主任医师为共同第一作者的CONTINUUM研究成果发表于四大顶级医学期刊之一的《柳叶刀》(The Lancet)。张力团队HARMONi-A试验同步在线发表于四大顶级医学期刊之一的《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且基于该试验的积极结果,今年5月依沃西单抗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惠及更多肺癌患者,这项来自中国自主研发的创新研究,有望改写全球EGFR-TKI耐药的EGFR突变nsq-NSCLC的治疗格局。

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在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肿瘤学大会上作口头报告以及在世界顶尖的医学期刊发表论文都说明,中国医药卫生事业特别是在创新药物开发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反映了中国临床肿瘤学的进步,展示了中国在新研究方案和治疗措施探索中的成就。这些研究改变了中国自身的治疗实践,也带来了全球范围内的关键性变革。

文稿终审:文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