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科技赋能,为护理领域注入新活力

——孙逸仙纪念医院护理团队的新探索

稿件来源:孙逸仙纪念医院 编辑:吴立坚 审核:孙耀斌 阅读量: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黄睿、冯丽君、刘文琴)在医疗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AI与护理技术的融合已成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缓解护理工作压力的关键趋势。AI可凭借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高效处理海量医疗数据,实现护理流程智能化、数字化,在精准护理、效率提升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护理领域注入全新活力。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探索 AI +护理技术的多元应用。例如,针对乳腺癌患者高发的心理康复难题,肿瘤科团队构建了“症状评估-AI匹配-VR干预”护理模式,该模式护士与医生、心理师的交互融合,综合心理量表、临床症状评估结果,并从VR素材库中推荐合适的素材,对不同人格、不同年龄的患者提供精准的VR素材进行精准干预,AI智能化素材匹配终端也在探索和进行中。阶段性成果显示,VR干预后患者的血压脉搏显著下降,负性情绪分降低5分,患者的焦虑情绪和心理痛苦得到明显改善。

戴上“AI+VR”眼镜,眼前的大自然景象,为病人带来平静。

在泌尿外科,医护团队推出“智能失禁全程管理”创新模式,自研“数字化膀胱管理系统”。此系统通过数字化平台串联起院前评估、围术期监测、出院随访全流程,运用AI算法实时分析患者排尿日记、尿流率等数据,生成个性化康复方案,动态调整饮水计划、盆底训练及疼痛管理策略。数据显示,应用该系统的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评分提升26%,治疗满意度达94.6%,医护协同效能显著增强。

护理团队还研发基于AI技术的健康宣教单自动生成系统。以糖尿病患者为例,系统能结合血糖波动曲线生成个性化饮食运动方案,并依据患者理解程度和治疗进展实时更新宣教重点。试点数据显示,患者宣教内容理解度提升35%,治疗依从性提高28%,满意度达93%。

“逸仙症状管理”癌症患者智能照护平台依托AI技术,构建患者症状知识图谱,融合电子病历、问卷评估、可穿戴设备等多源异构数据,实现症状智能识别、风险预测与自动分层管理,有效辅助护理决策与个体化干预。临床数据显示,平台显著改善患者预后:症状评分平均下降0.75分,自我管理能力提升27.5分,生活质量提升30.8分,放疗毒性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10%,患者满意度提升至95%。

医院护理部主任邱逸红介绍,未来,医院将持续深化AI与护理技术融合,拓展智慧护理应用场景,加快智能设备研发与临床转化。通过构建更完善的AI护理服务体系,推动护理服务向精准化、智能化、人性化迈进,以科技赋能健康守护,为患者带来更优质高效的护理体验。

文稿终审:杨建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