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关于设计互补性下的广义网络组织取得进展

稿件来源:岭南学院 编辑:孙琛、王冬梅 审核:孙耀斌 阅读量: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李学恒)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李学恒助理教授作为唯一作者独立完成的论文《设计互补性下的广义网络组织》(Designing weighted and directed networks under complementarities)于2023年7月在博弈论领域国际顶级期刊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上发表。

该文着眼于社会和经济活动中广泛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互补性关系。互补性是指随着一个人的行动力或生产力的提高,与其关联的人的行动力或生产力也会随之提高。这样的互补性在各类组织中比比皆是,例如:企业单位中同事之间的同侪效应,学校里学生之间的同侪压力,以及网络社区上用户观点和态度的相互影响。由于互补性如此普遍,因此我们需要研究一个组织的计划者应当如何最好地构建互补关系网络以最大化组织的生产力和绩效。

然而,过去关于网络设计的理论研究皆注重简单的、无权重的网络,没有考虑现实世界中的互补关系常存在不对称或强度不一的现象。本文通过建立有向、带权重的链接的网络模型——即广义网络组织——来弥补这一空白。

本文的主要创新是提出了“链接占优”(Link-dominance)和“广义嵌套分裂图”(Generalized nested split graph)的概念。在一个广义嵌套分裂图中,所有组织成员都将通过链接占优关系来排序,具有等级结构:如果成员A排序于成员B之前,则A的所有链接都比B的链接更强,也即A不仅影响了所有B影响的人,和被所有影响B的人所影响,并且所有这样影响都要比与B相关的链接更强。

经过严格推导,论文得出了如下结论:第一,任何最优的广义网络组织都是一个广义嵌套分裂图,具有内生的等级结构;第二,在很多环境中,即使组织成员事前是同质的,经过最优的网络设计依然会形成一个具有严格等级排序的组织结构,从而内生出同质成员之间不平等的影响力和绩效;第三,如果组织成员在没有一个中央计划者协调的情况下自发地形成一个互补网络组织,那么这个组织将会是没有效率的,因为成员们会忽略他们私人建立的链接对整个组织产生的正外部性。

这些结果为现实中的组织设计和网络设计问题提供了新的洞见。计划者为了最大化生产力,将互补关系网络设计成一个类似广义嵌套分裂图这样的等级结构通常是最优的。把组织构筑成一个非扁平的多层级结构具有其内在的效率逻辑。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geb.2023.04.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