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靳津团队揭示亚精胺通过抑制一型干扰素表达调控压力诱导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分子机制

稿件来源:附属第三医院 编辑:吴立坚 审核:孙耀斌 阅读量: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张丽)近日,Cell metabolism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Stress triggers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diarrhea through a spermidine-mediated decline in type I interferon”的研究成果,该研究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免疫与健康长寿研究中心的靳津团队成果,报道了压力诱导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详细分子机制。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diarrhea, IBS-D)是一种慢性功能性胃肠道疾病,患者常表现出结肠痉挛、慢性腹痛、腹胀和腹泻等排便改变。目前认为IBS-D的发病机制与心理应激、肌肉异常收缩、炎症和肠道菌群紊乱等多种因素有关。然而,目前尚缺乏对这些因素之间逻辑调控相关性的全面分析。

近年来,研究表明,压力在IBS-D的发生和加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广泛的基因组分析显示,IBS-D的遗传易感性主要与情绪障碍有关,包括焦虑和抑郁等症状。压力可以通过改变肠道肌肉的收缩来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导致排便习惯的变化。然而,目前对压力诱导IBS-D的机制了解仍然有限,相关的病理改变和准确的药物靶点尚未明确。

在本项研究中,研究团队发现压力诱导了IBS-D患者和小鼠血清中黄嘌呤的过度产生,并且通过体内实验验证黄嘌呤可以直接诱导肠易激综合征相关症状的产生。研究团队通过对小鼠的粪便进行宏基因组测序分析,发现压力和黄嘌呤处理能够直接改变小鼠肠道鼠乳杆菌(Lactobacillus murinus)的丰度和代谢特征。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扩增的鼠乳杆菌产生了大量的亚精胺,直接诱导了IBS-D的发生。尽管亚精胺具有多种生理效应,包括自噬调节、稳态维持、炎症抑制和脂质代谢,但其如何促进压力引发的IBS-D的病理机制仍不清楚。

研究团队深入的机制研究表明,亚精胺可以抑制TRAF3的k63多聚泛素化,抑制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pDC)中I型干扰素(IFN)-α的基础表达。一型干扰素的降低能够直接促进结肠平滑肌细胞的收缩,从而导致排便增加。

本研究解析了压力诱导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详细分子机制,揭示了免疫代谢失调、精神压力、微生物群紊乱和结肠平滑肌收缩功能障碍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一发现不仅增进了我们对IBS-D病理机制的理解,也为未来IBS-D的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方向。本研究得到了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和青年科学基金等的资助。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靳津教授、东南大学李异媛教授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特聘研究员张丽、浙江大学已毕业博士王昊栗、浙江大学张亚芳博士、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助理研究员毛信韬、浙江大学已毕业博士吴婷婷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论文链接:https://www.cell.com/cell-metabolism/abstract/S1550-4131(24)003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