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讯 中山大学2021年秋季工作会议以“人才工作”为主题,总结了“十三五”期间学校取得的成就,介绍了“十四五”期间学校的主要目标任务。肿瘤防治中心也自上而下回顾“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积极落实秋季工作会议提出的新要求。
“十三五”期间,肿瘤防治中心在党委领导下,切实履行大型公立医院职责,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科学研究为载体,推进“三大建设”,将肿瘤学科整体做强做大,在临床诊疗、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医学教育等方面取得了瞩目成就,初步实现了“国内专科布局最全、服务规模最大、诊疗水平最高,综合实力达到国际一流的癌症中心”的目标。
深化医院综合改革推进高水平医院建设
“十三五”期间,肿瘤防治中心医疗核心业务量年均增长率达12.5%,持续推行单病种规范化诊疗,鼻咽癌、胃肠肿瘤、肝癌、肺癌、淋巴瘤等多个病种的诊治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临床需求为导向,抢占肿瘤临床诊疗技术制高点,近五年,开展医疗新项目、新技术123项,完成超4000例机器人手术,成为国内机器人肿瘤微创外科治疗领域覆盖病种最多、水平最高的医院之一;内科治疗以抗肿瘤新药和临床转化研究为重点,开展147项抗肿瘤新药的临床试验,诊疗成果被国内外指南引用65次,居国内肿瘤专科医院第一。获批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建设医院,获建广东省国际肿瘤医学中心。
进一步优化医疗流程,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医疗需求(来源:肿瘤防治中心)
展望“十四五”,肿瘤防治中心将积极探索现代医院治理体系,支撑多院区发展新格局。布局医学顶尖装备,扩大优质医疗供给;增建医学科创平台,助力学科结构调整,引领肿瘤防治技术,建设研究型医院;创新驱动提升医疗服务。扩大医疗服务规模体量,以主诊教授负责制为抓手,形成医疗行为监督管理闭环,建成覆盖全专科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医疗效率,加强合理控费,实现内涵式发展。优化专科布局,引导技术创新,实现强势病种“立潮头”,达到国际领先;优势病种“走出去”,达到国际先进;特色病种“入主流”,达到国内领先;不断提升智慧医院建设。面向患者,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进一步优化医疗流程,发展以提升患者就医获得感为核心的“智慧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医疗需求。
“四个面向”指引擘画蓝图
“十三五”期间,肿瘤防治中心积极推进“大项目、大团队、大平台”三大建设的特色科研发展道路。在2021年Nature Index排行榜上拔得全国肿瘤专科医院头筹,位列全球肿瘤中心第四。“十四五”期间,肿瘤防治中心将以“四个面向”为指导,以体现国家需求、服务健康中国战略为导向,持续开展“三大建设”。以国家任务为牵引,围绕肿瘤易感性与肿瘤发生发展、肿瘤流行病与资源管理、肿瘤异质性与克隆演化、新一代组学与精准治疗、抗肿瘤新药、肿瘤免疫与肿瘤疫苗、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等重点学科方向,及以疾病为导向的消化道肿瘤、鼻咽癌、肝脏肿瘤、肺癌等学科群,争取大型科研项目;从大项目出发,积极参与国家肿瘤防治战略编制,整合优势力量打造保障国家任务完成的大型科研团队,并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助力重大科研任务执行;根据国家任务和大团队发展需求,建设支撑团队协同攻关的大型科研平台,助推国家肿瘤防控战略的实现。
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各大支撑平台(来源:肿瘤防治中心)
创新人才培养驱动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期间,肿瘤防治中心将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并继续推进大团队、大项目人才培养模式,以高质量人才工作推动中心人才高质量发展,建设成为世界肿瘤学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人类健康事业发展贡献更多中肿智慧和中肿力量。
加投入,扩规模,强队伍。中心将进一步扩大空间、扩大经费投入、扩大PI队伍,在开创三院区发展新格局中,打造雄厚的人才队伍、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完善人才引育体系,打造人才高地。中心将对接好国家、省部级、校级人才项目,完善中心“三层八级”人才培育体系,实现各级人才阶梯式无缝衔接和个人到团队的阶梯式培育,做好人才引育的有机结合,在基础科研、临床符合型人才培养方面做更多创新,厚植人才成长沃土。
创新人才评价,实现各学科全面发展。接下来中心将建立健全医务人员评价体系,在“破五唯”的同时建立代表性成果、医疗工作能力、医疗创新、教学贡献、科研产出、创新转化等的六维评价,助力学科人才均衡发展。
立德树人夯实医学人才培养主阵地
“十四五”期间,肿瘤防治中心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进研究生的铸魂育人工作。中心作为国内培养高层次肿瘤学人才的重要摇篮之一,承担着为全国尤其是大湾区培养高质量肿瘤专科人才的重任。为进一步做好中心研究生的分类培养工作,中心将进一步优化管理架构,职能部门层面设立教学与研究生科、毕业后与继续教育科、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明确职责内容,为分类培养提供管理保障;进一步完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通过建立导师为组长的研究生指导小组集体培养形式,依托大团队、大项目,强化学术型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通过实施住院医师培训质量提升工程,落实基本条件、培训管理、师资管理、培训质量及保障措施等五方面具体措施,建立胜任力导向、分层递进式的中肿模式培训体系,保证为社会培养合格临床医师。
专业基地开展的各类技能课程与考核(来源:肿瘤防治中心)
再看秋季会,谱写新篇章!肿瘤防治中心将认真实施“十四五”发展规划,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勇开新局。
文稿终审:肿瘤防治中心 文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