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在这场伟大实践中,我校聚集优势资源,全校动员,尽锐出战,将脱贫攻坚主战场变成立德树人大课堂。为全面总结我校定点扶贫工作取得的成就,展现脱贫攻坚历程中的典型人物、典型事迹,为建党100周年献礼,特推出“扶贫路上的中大人”专栏,讲述中大人心怀“国之大者”,奋进担当,为脱贫攻坚贡献中大力量的动人故事。
麦伟立(来源:校工会)
人物简介:麦伟立,中山大学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党务人事秘书、团委副书记,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挂职云南省凤庆县落星村第一书记。2021年4月,云南省委、省政府向学校赠予“制度优势聚民心,扶贫扶智建功业”锦旗,麦伟立等凤庆县原挂职干部获得“支援云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730多个日日夜夜,24小时开着手机,他带领62户贫困户完全脱贫,村民收入翻了番,通往各村民小组的泥路铺上了水泥,他让滞销的茶叶走出大山,成了香饽饽,让孩子们有了属于自己的“悦读馆”……他就是中山大学老师、共产党员、“支援云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麦伟立。
情系落星 茶叶飘香
落星村位于凤山镇上游偏西北方向,地处凤习路东南方,与勐佑镇中和村交界。这里四季如春,山林密布,以红花油茶、核桃为主要经济作物。村子里有茶园5170亩,其中,红花油茶种植2868亩。虽然有着优越的茶叶资源,但是,这里的茶农依然采用原始的种植手法,而且茶树和核桃树混种,这样就导致茶叶质量不高,鲜叶卖不起价。麦伟立在详细了解情况后,根据前期的充分调研,提出了成立“茶叶合作社”的想法。
麦伟立(左一)走访农户,了解秋茶、核桃情况(来源:校工会)
麦伟立率先找到了村里的党员,希望他们发挥带头作用,建立茶叶合作社,与贫困户结对,通过现代化的科学手段种植高质量的茶叶。万事开头难。最初,合作社面临的困难包括:一些农户认为绿色管护比较麻烦、辛苦,宁愿种植低质量的茶,也不愿给自己增加工作负担;还有一些农户认为改进后的用人成本太高,负担不起。为了吸引农户参与,麦伟立提出,优先保证合作社的茶叶能被村茶厂收购,而且收购价要高于市场价,还要优先解决村子里贫困户的工作等做法,主动邀请他们来茶厂工作,从事收鲜茶叶或是简单的制茶工作,为他们增加收入。
在麦伟立和村民们的共同努力下,落星村第一个茶叶合作社建立起来。通过规范农药、化肥的使用,加强茶林的绿色管护等措施,村民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有的村民甚至能在茶厂得到约4500元/月的收入,在提高收购价后,每户茶农每年增收近万元。同时,通过政府投入合作社的资金,62户贫困户每年还可获得10%的分红。“这在以前,我们是想都不敢想的,感谢麦书记!”村民老张动情地说道。茶叶合作社从一开始的拒绝建档结对,到与村中全部62户贫困户全部建档;从全村仅有的3个茶叶初制所,到如今的10个;从一开始的滞销茶叶,到现在的打开销路……这些变化背后,离不开麦伟立一户户的走访劝说和党员村民的无私奉献。
“酒香也怕巷子深”,有了高质量的茶叶,如何售出,又是摆在麦伟立面前的一大难题。正在他一筹莫展之时,凤庆县天之凤农村电商平台在凤庆县正式启动。平台的启动,满足了城乡农产品的销售需求,推动了农村电商建设。麦伟立马上想到:如果能借助平台,利用“互联网+”,将茶叶放在网上进行销售,不失为一个好机会!说干就干,麦伟立将情况上报给县委、县政府,在经过充分论证的前提下,落星村的茶叶终于上架了!同时,麦伟立又马不停蹄地联系广州各大企业,大力推广落星村的茶叶。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落星村野生红茶(乔木)终于迎来了第一笔交易。麦伟立激动地说道:“虽是第一笔交易,但这是落星村农产品利用线上+线下双结合的模式,走出大山的第一步,这说明落星村茶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走向全国指日可待。”
2017年5月,落星村在天之凤平台达成第一笔交易(右一为麦伟立)(来源:校工会)
凝心聚力 扎实党建
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麦伟立深知“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看支部”。要想让村子快速脱贫,必须先要让村党组织“活”起来,这样才能激发党员的积极性,真正让村组织焕发活力。
他带领村党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严肃党支部组织生活,推动“四位一体”农村基层服务阵地建设,完善基础服务设施。在麦伟立的推动下,落星村党支部率先完成村党组织服务综合平台及农村家庭党校的建设并投入使用,提供党员与群众便捷交流的场所,增进党和人民群众的感情,引领群众脱贫致富。麦伟立在任期间,经常与党员、群众谈心交流,以促进沟通,增强团结,找准问题,形成共识。他还建立“落星村党支部”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党建资讯、热点聚焦、法律法规等内容,搭建“微平台”,提高党建凝聚力;利用每周组织的党员干部集中学习,为驻村各项工作开展夯实了组织基础。
麦伟立到任后主动融入村两委班子,积极配合协调村两委工作及换届工作。换届期间,麦伟立通过带领大家学习换届规章制度及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对换届纪律进行广泛宣传,使广大党员群众了解换届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有关法律法规,促使村干部们带头遵规守纪,抵制不良作风。在全村党员与群众的认可支持下,成功选出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成员。换届工作结束后,麦伟立与新班子成员逐一谈话,详细了解新班子成员的想法及所遇困难,鼓励班子成员共同树立谋事创业理想,坚定两委领导带领村民群众脱贫致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
雨季的云南,降水不绝,连日的强降水,导致村内多处发生山体滑坡。一处滑坡的上方有二十多户农户居住,麦伟立担心滑坡会对农户的住宅造成严重破坏。他连夜冒雨带领党员在山石崩塌、道路断裂处拉起警戒线,并迅速组织村民转移到临时安置点。全部受灾村民转移到安全地带后,麦伟立终于松了一口气,这时候他才发现,自己的双手在用绳子拖曳倒塌树木的时候,已经完全磨掉皮,但他来不及仔细处理伤口,又马上投入到抢险救灾中去。经过全力抢险,塌陷的山体得到了加固。后在县政府和国土资源局的支持下,村中的塌陷处终于打上了防滑砖,得到了加固。
麦伟立(左一)与村民们一起抢险救灾(来源:校工会)
不忘初心 夯实教育
在村子狭窄蜿蜒的山路尽头,是凤山镇唯一一所寄宿制小学——美女山完全小学(又称颜青文小学)。该校共有206名学生,大部分学生的家长长期在外地务工,所以很多学生选择住校。但是,学校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宿舍十分简陋。“村小的旧宿舍楼只有一层,八人一个房间,里面用简单的木板和铁架子做成了上下铺,上下各四个孩子,挤在一张木板床上睡觉。学校里没有洗澡的地方,到了冬天,甚至连被子都不够用。”麦伟立说道。
初为人父的麦伟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经过充分的调研和实地走访后,麦伟立将情况形成文字汇报到县里。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美女山完小终于盖起了两层标准化的新式学生宿舍,孩子们终于有了自己的床铺和小书桌。除此之外,麦伟立还联系广东狮子会捐赠物资达万元。“修建了新操场的村小,学生终于不用玩泥巴了!”麦伟立感慨地说道。美女山完小的教学资源比较缺乏,没有专门的体育、音乐、美术老师,孩子们有时就以摘茶叶这样的农活代替体育锻炼活动。麦伟立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积极联系学校,希望派一些老师来小学开展教育帮扶;同时,麦伟立利用工作之余,带领孩子们在操场上跑跑步、打打球,让他们体会到体育运动的乐趣。
支教队来到美女山完全小学做暑期支教(来源:校工会)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想让孩子们多感受外面的世界,阅读是必不可少的。”为此,麦伟立经过多方联系,为孩子们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悦读馆”。“悦读馆”开馆当天,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亲临现场,并对“悦读馆”给予高度评价。
课后,孩子们在图书室里阅读(来源:校工会)
不仅如此,麦伟立还为村里的高考生指点迷津。他邀请中山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以及在凤庆的校友,来到落星村,开展座谈会,分享学习心得和学习方法,并介绍中大的情况。令麦伟立欣慰的是,座谈会虽然简短,却真真正正地影响到了落星村的孩子们。从美女山完小走出来的杨智禹就是其中之一,她在2018年考入了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在进入中大之后,杨智禹非常热心协助中大对凤庆的帮扶和交流活动,暑假期间也参与中大的招生宣传活动,回到家乡介绍中大。
就是这样一位年轻的党员,在学校和校友等多方的共同支持下,用730个日夜的辛劳助力落星村焕发新颜:通往各村民小组的泥路铺上了水泥,易地扶贫安置点迎来了贫困户的入住,美女山完全小学建起了崭新的宿舍、操场和悦读馆,村里茶叶、核桃产业发展起来了。至今,落星村62户贫困户已经完全脱贫,“落星村再也不是贫困村了!”麦伟立自豪地说道。
采访手记
初次来到落星村,我们就在麦伟立老师曾居住的村委大楼下,采访了落星村党支部书记邱永智。通过邱书记的介绍,麦老师在这个曾经的贫困村所做的一点一滴,开始变得清晰起来。如何建立茶叶合作社、如何向美女山完小捐助物资、如何推广茶叶交易,一桩一件,我们都认真地听着。坐在中山大学捐赠的桌椅上时,仿佛回到了扶贫干部们当年工作的场景。
告别了邱书记,我们又驱车沿着陡峭蜿蜒的山路,前往村中唯一的小学美女山完小。车程大概只有10分钟,路况却非常惊险,回头看着车旁险峻的山崖,我们不禁感慨村里的孩子们上学的不易。由于正值暑假期间,小学并没有开放,我们只好在门前合影。那时,澄澈的蓝天下,白云仿佛就像低垂在教学楼旁,我忍不住好奇现在小学里的情况,是不是已经变得窗明几净、焕然一新。我想起在凤庆三中采访的一个女学生,当时她在图书室认真地写着自己的读书感想,当我问她这是不是老师布置的作业时,她却腼腆得答不上话来。这里的孩子不缺乏勤奋和求知欲,只是对外面的世界多了一丝羞涩。看着他们默默书写着的样子,我也受到了鼓舞。
在凤庆的短短数天,我们一方面感受到了扶贫干部们当年的艰辛,一方面又见证了太多实实在在的变化。我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凤庆的乡村振兴路会越走越宽,人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美好!
文稿终审:校工会 许东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