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在这场伟大实践中,我校聚集优势资源,全校动员,尽锐出战,将脱贫攻坚主战场变成立德树人大课堂。为全面总结我校定点扶贫工作取得的成就,展现脱贫攻坚历程中的典型人物、典型事迹,特推出“扶贫路上的中大人”专栏,讲述中大人心怀“国之大者”,奋进担当,为脱贫攻坚贡献中大力量的动人故事。
曾钢(来源:孙逸仙纪念医院)
人物简介:曾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骨外科主治医师,2021年3月至8月在云南省凤庆县人民医院医疗帮扶。
2020年12月,孙逸仙纪念医院转中山大学通知:凤庆县人民医院骨科需要医疗对口帮扶半年。当曾钢看到这个通知时,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因为医疗对口帮扶计划中需要骨科对口帮扶的机会很少。他第一时间向科室主任报名,害怕报名晚了就错过难得的机会。
2021年1月底,曾钢在学校定点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带领下来到凤庆县人民医院进行帮扶前调研。与骨科的杨竹兵主任进行了详细的沟通,曾钢心里有了初步的帮扶计划。返程的路上,看着蜿蜒的盘山公路及四周连绵的山峰,想起自己湘西的家乡亦是如此。因此,更加坚定了他帮扶的决心,希望能用自己的技术造福当地百姓,为脱贫攻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来到凤庆县人民医院后,曾钢成为了凤庆县人民医院骨外科一名“编外全职”医生,虽然科室没有硬性安排,但他却自我加压,查房示教、手术示范、专题讲座,每一天都忙碌而充实。经过几个月的帮扶,凤庆县人民医院骨外科迅速成长起来,陆续开展了多项先进的手术技术,使凤庆县的老百姓足不出县便能获得很好的治疗。
精心规划,精准帮扶,精细手术
凤庆县作为劳动力密集型地区,主要农业以种植核桃、茶叶为主,且种植地均为以前的山坡开垦而成,坡陡路窄,因此外伤骨折多见,尤其以足踝部骨折居多。在此之前,凤庆县人民医院所有足踝部骨折手术均为常规大切口开放手术,这次帮扶的主要任务也是对足踝部骨折进行系统教学:规范诊疗、掌握新进展、新技术、新手术。为此,曾钢在帮扶过程中开展了一系列的足踝部骨折的小讲课,并对手术病例进行术前讨论,对于此前需要大切口的开放手术采用最新的微创小切口、甚至在关节镜下辅助手术。在帮扶期间,完成了凤庆县首例 “跟骨骨折微创复位内固定术”,后续10余例患者均成功施行微创手术。目前,骨科杨竹兵主任已基本掌握足踝部微创手术,极大地促进了患者的恢复速度。
曾钢施行首例跟骨微创手术(来源:孙逸仙纪念医院)
作为足踝专科三大疾病之一,足踝部畸形亦是这次帮扶的计划之一。此前,凤庆县人民医院从未开展过足踝部畸形的手术,对足踝部畸形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因此,在曾钢的帮扶计划中,通过小讲课对足踝部畸形进行逐个概述,对手术病例进行逐一讨论,并引导当地医生进行手术规划。帮扶期间对常见足踝部畸形进行了讲解、讨论,使骨科医生熟悉足踝部畸形的诊断及治疗策略,同时开展了一系列县域首例的足踝部畸形矫正手术。
据曾钢回忆,在凤庆县第一次门诊时一位女士一瘸一拐来就诊,讲述她已经被“大脚骨”折磨了半年了,吃药、打封闭针都没有效果,打完封闭针后“大脚骨”处皮肤都已经破溃。在曾钢帮扶指导下,医院开展了县域首例“踇外翻矫形术”,术后这位患者外观立即得到改善,术后6周已完全下地正常行走,患者感到非常满意。
曾钢进行踇外翻畸形小讲课(来源:孙逸仙纪念医院)
微创外科是外科手术的发展方向,关节镜手术即为微创外科的一部分,通过2-3个小孔,在内镜的帮助下完成微创手术。此前,凤庆县人民医院并未开展踝关节镜技术。此次曾钢帮扶计划中的一项是通过小讲课让凤庆县人民医院骨科医生了解足踝部运动损伤的治疗规范。同时,在临床工作中开展了首例“踝关节镜手术”用于治疗骨折。
对于需要手术的每一例患者,术前曾钢会带领大家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并在病床边进行规范的教学查房,通过提出问题,回顾小讲课的知识点,结合体格检查对手术方案进行规划。术后为让基层医疗护理同质同步发展,加速患者康复,曾钢在给患者查房的同时,针对患者术后应注意的护理问题及康复锻炼给予悉心指导,让帮扶科室团队医疗技术水平大幅提高。
曾钢在教学查房过程中示范体格检查(来源:孙逸仙纪念医院)
深入乡村,下乡义诊
凤庆县地处山区,各大乡镇与县城被大山隔绝,连接的道路全都是蜿蜒崎岖的盘山公路,有些较远地方的道路甚至是坑坑洼洼的毛坯土路,这对于年老体弱者来趟县城看病就医实属不易。在县医院的组织下,坚持定期深入各大乡镇进行义诊活动,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同时对乡镇卫生院进行工作上的帮扶与指导。
曾钢下乡义诊,询问老乡病史(来源:孙逸仙纪念医院)
科普讲座,治未病,防病于未然
结合在下乡义诊的调查及日常临床工作的体会,曾钢发现凤庆本地的关节炎及骨质疏松的老人家特别多。由于地处山区,每天的劳作均需要在负重情况下上山下山,因此加重了关节炎的罹患几率。在县医院的组织下,曾钢在凤庆县电视台作了关节炎的健康科普讲座,从预防、保养到治疗、康复,进一步解除老百姓心理的疑惑。
曾钢在凤庆县电视台作科普讲座(来源:孙逸仙纪念医院)
人口老龄化使得骨质疏松症越来越多,凤庆县也不例外。我国已出版骨质疏松的诊疗指南,但由于基础医疗保障水平及当地医生相关医疗知识的缺乏,在医院药房只有最基本的钙片、维生素D,一线抗骨质疏松的药物一个都没有。为此,曾钢向院领导汇报,组织骨科全体医生学习最新骨质疏松指南。目前医院已申请购入一线抗骨质疏松药物,骨科医生已在临床上按指南要求检查、治疗骨质疏松。
献爱心,赠学习设备
曾钢利用周末闲余时间,走村串巷,欣赏原生态的风景,同时了解当地生活。在中山大学驻凤庆县红塘村第一书记的带领下,深入了解了红塘村的情况。在大学全方位的帮扶下,红塘村已全部脱贫。参观红塘村小学后,得知学校图书馆需要一台投影设备,帮扶医生们商量决定一起捐赠,为红塘村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帮扶医生们为红塘村小学捐赠投影仪(来源:孙逸仙纪念医院)
凤庆县人民医院骨外科杨竹兵主任说:“曾老师自3月1号来到我们科,对我们科从医疗上、手术操作上、业务学习上,还有管理上给予了全方面的帮助。通过他的帮扶,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新的项目,在半年的帮扶期间,让我们在科室的管理、业务能力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升。”
面对这些帮扶成绩,曾钢说,中山大学对凤庆的帮扶是全方位的,医疗帮扶只是其中一项,而他只是前前后后所有医疗帮扶中的一员。虽然中山大学与凤庆县相隔千里,但这种帮扶的情怀却是真情实意的。在来帮扶之前,学校及医院的领导嘱咐他要全力以赴做好帮扶工作,按计划实现帮扶的各项目标,要把真正的技术留在凤庆县,造福这里的人民群众。经过多年“组团式”的医疗对口帮扶,凤庆县人民医院的医疗水平已得到极大提高。曾钢表示,自己离开家人到千里之外的凤庆县人民医院,最大的动力来自内心的那份情怀。
逸仙远航,滇红之乡;救死扶伤,吾辈担当;
九人九行,齐聚一堂;帮扶边疆,助民安康。
文稿终审:校工会 许东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