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5月25日下午3时,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的报告,听取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报告,听取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的报告。我校法学院师生积极关注两会动态,认真学习“两高”工作报告,畅谈对我国法治建设的期盼。
司法不仅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道重要保障。“两高”报告让我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两者都强调国际意识,给予国内外法律事务同等重视,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周强院长提出,“中国法院将严格遵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原则”;张军检察长也指出,对内外资企业要坚持同等对待、平等保护。这些都切实体现出我国司法系统对国际因素日益重视,以及根据法律法规处理涉外和国际事务的决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带一路”都需要尊重和推动国际法治。中国正处于深度参与国际事务,逐渐走向国际各类事务的舞台中心的过程中,学会运用国际法律话语,塑造国际法律体系,是重要的课题。我国的司法系统,尤其是法院,可以在处理国际法律事务的平台上发挥重要作用。司法系统今后在进行工作的统筹规划时,应将如何发挥国际功能作为新的重要课题,加以研究并予以落实。
——法学院院长 黄瑶教授
孙小果案、杜少平操场埋尸案等广受人民群众关注的案件写入“两高”报告,不仅反映了中国践行司法公正的最新成果,更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了司法正义,不仅有利于打造良好的司法形象,更能给人民群众带来强烈的司法认同感。
——法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 张亮教授
在学习了“两高”工作报告后,我对以下两方面深有感触,其一,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两高”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了高效的法治保障和服务。其二,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两高”深入开展扫黑除恶、矛盾纠纷化解等专项行动,坚持把人民的幸福感、社会的公平正义作为司法活动的重要目标,在贯彻司法为民重要理念的同时,也充分展示了我国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郭天武教授
周强院长所作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将过去一年全国人民法院砥砺前行、为服务大局共同奋进的美好画卷铺展在我们面前。报告文风朴实,“干货”满满,摆数据,讲事实。单就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看,全国法院2019年就审结一审商事案件453.7万件、环境资源类案件26.8万件、涉外案件1.7万件、海事海商案件1.6万件,审结知识产权案件41.8万件。世界银行报告更是显示我国的营商环境排名大幅跃升,司法指标明显提高,“司法程序质量”领先。在案件数量激增,法院审判人员增幅不大的情况之下,人民法院取得的这些成绩着实不易。成绩有目共睹,未来可期。报告进一步指出了人民法院未来的任务——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脱贫攻坚战,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而服务。相信通过全国人民法院不懈奋斗,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的法治建设的伟大事业必将迎来美好春天。
——高秦伟教授
周强院长所做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与法院系统近年来从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强产权司法保护、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多主体、多领域、多维度的改革措施密不可分。尤其是在这次新冠疫情中,全国法院无论是为疫情期间经济稳定还是在疫情后经济再发展等都有重要举措和贡献,进一步提升司法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效能,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罗恬漩老师
在认真学习了“两高”工作报告后,我由衷地为“两高”在过去一年里取得的成绩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帮助10.8万名员工保住就业岗位,帮助农民工追讨欠薪106.6亿元,起诉涉黑涉恶“保护伞”同比上升295.7%……这一系列数字,展现了“两高”坚持以人民呼声为第一信号,不断解决群众关注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切实做到服务大局“有为”,公正司法“有劲”,司法为民“有情”。同时,也激励着作为中大法学院学子的我,牢记法律人的初心和使命,捍卫法律尊严,保障民众权益,为我国的法治建设注入青春力量。
——2018级硕士研究生党支部书记黄心怡
“让司法有力量、有是非、有温度。”周强院长的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一年多来,“两高”忠实履行职责,以民为本,强化司法的服务意识,通过一系列兼顾国法天理人情的指导性案例和司法解释,明辨是非,惩恶扬善。作为一名在读的法科学生,我更加认识到学好法律知识、培养人文情怀的重要性。
——2019级硕士研究生党支部书记郑文琦
时代在变,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也越来越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同志在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融入党委领导的社会治理体系。司法为民工程进展明显,给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法不能向不法让步”深入人心。“两高”工作报告亮数据、讲故事、展互动,不仅是司法工作的全面呈现,也是国家治理、社会治理的清晰镜像。于法律人而言,包含法律实施与司法运行状况等重要信息的“两高”工作报告更是展示整个司法实践情况、法治建设样态的库藏。
——2018级硕士生党员何子健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从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可看出,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中,“两高”认真落实依法防控要求、依法惩治危害疫情防控犯罪,围绕“情与法”书写了司法机关的抗疫篇章。这充分体现了司法工作在维护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合法权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作为在读法学生,作为一个青年党员,让我更加明确肩上所担负的家国责任,不断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做到稳固理论知识基础,积累丰富实践经验,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踏实工作,勇于为法治事业作出贡献。
——2016级本科生党员张莹
“两高”工作报告内容充实、思想内涵丰富。我从报告中深深感受到,过去的一年中,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和国家安全稳定。展望未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相信,法检机关定能更好地践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初心和使命。
——2016级本科生党员梁璐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