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莘学子自天南海北相聚中大,山高水长,鲲鹏试翼,大学之学,便由此发轫。求学数年,中大学子以笃行为纸笔,书就青春轮廓;以博学为基石,试攀拏云之所,一步一个脚印,书写下灿烂年华的篇章。毕业季,这不仅是一个离别的季节,也是一个扬帆起航的季节,更是同学们学而成才,回报母校、回报社会、回报祖国的季节。毕业生们在求学之路上下求索,现在他们来到这个最触动人心、最庄严神圣的时刻,在毕业典礼上为自己的大学生涯画下圆满的句点。

庄严的毕业礼

击一个掌吧,祝你前程似锦
求知途程 明辨慎思
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的本科毕业生孙鑫即将前往北京大学深造,通过四年的专业学习,他找到自己兴趣所在,明晰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明确了自身的责任:“中大的校训、师长的教导,教会我应具有开拓的视野和宽广的胸怀,也告诫我要不懈努力提升自我,为社会做出贡献。”他的同窗室友孙云起手持学位证书,也不无感慨,“德才的培养离不开师长的教诲,专业学习与训练则磨练了我的意志,把严谨细致作为一种追求,使我在生活和工作中受益匪浅。作为青年学子,我们始终心系母校、心怀家国。”
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的硕士曾红平十分感谢学院的培养。“在中大学习的这几年,师门对我影响非常大,老师和同门学友都给了自己很多帮助。我已经在工作岗位入职,今天是专门请假来参加毕业典礼,就是因为很想和同学们一起感受毕业的氛围。毕业典礼很隆重,在毕业的时刻能够得到校长的祝贺,我感到很激动。”
、

黎孟枫副校长主持第二天仪式
走下主礼台,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毕业生林文婷和裴金铃两人难掩激动和兴奋,交流着跟校长握手的瞬间,“感觉在台上的时间一下子就结束了,”裴金铃是第一次参加中大的毕业典礼,“非常庄重,而且典礼的仪式感真的很棒!”林文婷本科时已经历过中大的毕业典礼,她打趣道:“最大的不同是拿到的毕业证颜色也不一样了。回头一想,在中大度过的六年仿佛只是一眨眼。我最感谢的是学校对我们综合能力的培养,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化的。”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毕业生王文峰下台后,声音的颤抖还难以控制:“在台上时,我无法掩饰心情的激动,罗俊校长是那么的亲切,我忍不住抓紧了他的手,握了又握。”六年以来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硕士的学习,让他从一个懵懂的少年,成长为一个沉稳有担当的毕业生。在学习过程中,王文峰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对它的感情日益深厚。“上台的那一刻,我想到,终于到了这一天,可以将学到的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可以大展身手,将自己所学贡献给祖国社会。”

目送大家启程的心情
海洋科学学院的博士毕业生陈冬妮已在中大度过了九年时光。“五年前本科毕业,走上主礼台,自己还比较懵懂。五年后走下主礼台,更多的感觉是不容易。终于,自己毕业了。”谈及选择读博的原因,陈冬妮戏称自己是“随大流”。“本科毕业时,身边的同学基本上都会选择继续再深造,自己那时对未来还没有明确的方向,刚好有机会,就选择留在中大继续求学之路。走到今天,很感谢中大的培养。”陈冬妮表示毕业之后会先休息一段时间,出去旅游。她感慨道:“我已经花了很多时间在读万卷书上,现在希望可以去行万里路。”这想法也得到了陈冬妮导师和家人们的支持。
毕业要做最好的自己
数学学院本科毕业生周筱筱计划着亲一下校长的脸颊,以表达自己对校长的爱戴和支持。“罗俊校长是勇敢有为的人,他出台的政策也是真正为学校的发展而考虑的,尽管有一些不同的声音,但这正说明了他的政策是值得思考的、有意义的。”周筱筱解释道,“例如我们学院有一个专业更偏向于计算机方向,它被合并去计算机学院,这实际上更有利于这个学科的发展。”周筱筱感谢学院的培养以及专业对她的影响。“学院很注重我们专业能力的培养,在某些方面,数学可能是偏理论的,但我们通过后期的学习以及参加各种项目,有机会把数学与计算机结合起来,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
在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毕业生谭清立看来,三年博士生涯教会他最重要的是专业的精神,他说:“学院教导我们,做事情要有认真的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心无旁骛,这是学院对我影响最大的地方。”
向校长致以国防生的敬礼!

为中大点赞
国际金融学院的本科毕业生颜诗凯则谈到经济学课程带给他的专业素养。“经济学有一句话叫做‘热切的心情,冷静的头脑’,平时我们会关注很多社会问题,经济学的这种逻辑思维启发我更冷静、更全面地思考和看待社会问题,我觉得这是十分宝贵的一点。”
旅游学院本科毕业生赵丽君说:“自己能与旅游学院相遇是一种幸运。”她坦言,旅游学院改变了她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它给予了我一种独特的生活态度,教会了我要找到生活的精彩和意义。”
四载光阴 难述深情
回望大学生活,青春年少,意气风发,每位学子的中大记忆各不相同,谱写的中大故事也各有精彩。毕业典礼上,在开场视频的盘点与回忆中,风华正茂的学子们发现,原来,大学四年,自己在中大这个家园已经度过了这么多绚烂的日子,身上已经刻上了中大人的烙印,他们在这里求知、相识、相爱,酝酿出未来人生旅途的新开端。

莫失精诚赤子心,莫忘春风化雨情

青春不散场
如果说“学霸”、“女神”是大学成绩的一类认证标签,那么马诗萍当之无愧,她斩获了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直博生名额。她饱含深情地说:“如果用三个词代表我的毕业感受,应该是感恩、无悔和眷恋。要感谢的太多,感谢中大康乐园,感谢地理学院,感谢遇见的每一个人,师长、同学都深刻地影响着我。我还要感谢我的家人对我无条件的陪伴与支持。四年青春无悔,每次听到校歌都热泪盈眶。我爱中大,我眷恋大草坪,我们后会有期,江湖再见。”
和男友同为优秀毕业生、在小礼堂前笑容灿烂的曾艳红,主修软件工程专业,大三已先后获得华为、腾讯、阿里、微软等多家公司的实习机会,结束在微软亚洲研究院为期一年的实习后,她被保送到中大-微软联合培养的直博生项目。曾艳红娇小的身体里仿佛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可本质上还是个“萌妹子”,她恋恋不舍地说:“四年时间不长也不短,却让我在中大认识了这么多优秀可爱的人:冯老师、朝老师、‘团结友爱大九班’、‘锦进好队友绮明好舍友’……是你们让我从一个一无所知、胆小的女孩,成长为一个有勇气和知识储备去探索广袤世界的大人。最幸运的是,我抓住了大学的尾巴,遇到男友。未来五年,我们将继续在我们爱的中大,学习如何做研究,学习如何相爱。未来,请多多指教。”

两代同师(左起第二位为数学学院杨力华教授)
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的本科毕业生陈辉与他的母亲、以及数学学院杨力华教授,在梁銶琚堂前留下一张不同寻常的合影。杨力华教授曾在学业上指导陈辉;巧合的是,三十年前,杨力华教授是陈辉母亲的高等数学老师。陈辉笑着说:“这也算是教育的传递吧。四年来很感谢中大的培养,希望以后也有机会来中大参加我孩子的毕业典礼。”
海洋科学学院博士毕业的李昌宇,一家三口的毕业照着实是令人艳羡;然而,这位“人生赢家”坦言,几年前的自己还是一个工地“愣头青”,如今事业小有所成,与中大的悉心培养不可分。值此毕业之际,他心中的千言万语都汇成感恩之言:“感谢研究生导师龚文平教授,他是我学术的引路人,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中心的老师们各有魅力,他们为人低调、乐于分享、心态年轻、耐心热情、敬业奉献等优秀品质,尽管我还未能深得其髓,但也足够受益终身。各位师兄师姐、师弟师妹平日里朝夕相处,无话不谈,是甘苦与共的至交好友。最后,我要感谢至亲至爱的家人,父母辛勤劳作的养育之恩,无以为报;妻子余俊女士这些年来一直默默地支持我,能与她结成连理真是三生有幸;儿子李俊逸的出生带来许多的欢乐,也让我体会到了父母的不易和责任。感恩中大,让我更加有自信去面对未来。”

充满关爱的目光
四载流光,红砖绿瓦,丰草繁树苍翠欲滴;四载转瞬,风清日朗,北门牌坊矗立如昨。四载情谊,同窗作伴,难舍的是良师益友、同道知交;四载磨炼,转身回望,多了一道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添了一份无需声张的沉着。少年辛苦终成事,鸾翔凤集正当时。千言万语也难述深情,再多感恩只能永藏于心,再见,大学;再见,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