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焦

【2015毕业季】杨孟衡校友:越努力,才会越幸运

翻译学院2014届本科校友杨孟衡在2015年学位授予仪式(第6场)上的演讲

稿件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杨孟衡 编辑:刘嘉 发布日期:2015-07-05 阅读量:

        杨孟衡,2010年至2014年就读于中山大学翻译学院,获得学士学位。现为云南大学在读研究生,同时任唯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孟衡校友在学位授予仪式上演讲(杨天益、蔡珊珊 摄)

 尊敬的罗校长、各位师长、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我是杨孟衡,是翻译学院翻译专业2014届的毕业生。
        当接到罗校长的邀请函,得知由我作为校友代表在大家的毕业典礼上发言,我深深感到,这是我有生以来获过最高的荣誉。我深深感恩,中大是在我生命中最美的际遇。
        我觉得我是幸运的,录取通知书上签的是黄达人校长的名字,毕业证书上签的是许宁生校长的名字,邀请函上签的是罗俊校长的名字。集齐三位校长的签名,此刻,我想,我完全可以召唤神龙。
        我觉得我是幸运的。能在大学毕业刚刚一年的时候,回到母校。去年,同样是在梁銶琚堂,是属于我们的毕业典礼,看着台上事业有成的师兄致辞,当时我梦想若干年后事业有成也回学校做毕业致辞。今天,我这个梦想实现了,但不同的是,回来做毕业演讲的时候,我的事业刚起步。
        我觉得我是幸运的。你们入学的时候,我为大家作了入学讲座;你们毕业的时候,我为大家作毕业致辞。在你们大学生活的两个关口,都有我的参与,可见咱们前世今生不了的情缘。
        我觉得我是幸运的。五年前,我做梦都没想到能被中大录取,来到了珠海校区。珠海校区,女生居多,我是翻译学院的学生,这里女男比例7:1,这是一个一听就让人兴奋的数字。在那里的四年,绝对是我生命中最赏心悦目的四年。
        我觉得我是幸运的。能在每次在各地演讲的时候自豪地称,我是中大人。这里的四年,我遇到了极有爱心的招生办老师,满满情怀的学校和学院领导,学富五车的老师,遇到了一大群身怀绝技却又假装低调的骚年们,当然,还有一直倾慕但是从没敢去表白的那个女生。
        中大那么多无比优秀的校友,站在这里,我绝对是幸运的。但是,今天我想跟大家说的不是幸运,而是失败。
        我六岁时因为一次高压电击事故失去了双臂,因为写字太慢,跟不上,有时还会被不懂事的同学欺负,所以那时我讨厌学校。但我热爱体育,因为奔跑的过程能让我从自卑中解放出来。那时我梦想成为一个运动员,我想,这样我就能比别人强大,也就不会让人看不起。十岁,在两年的自主训练后,我成为了昆明市残疾人田径队的运动员。十四岁,训练四年,400米我能跑56秒,那年参加了省运会,以0.2秒不到的差距没有拿到奖牌。十四岁的我相信只要这样的势头再练下去,用不了多久,全国冠军一定是我的。但就在看到大好希望的时候,国际上田径规则更改,取消我这个级别的单独立项(我们按照伤残程度分级比赛),意味着从此我将不能再参加比赛。才看到希望,却再也没有去路。这是我生命中的第一次巨大失败。
        四年汗水,不想就此止步。田径不成,我想换一个项目,从头再来。发现游泳这个项目可以参加。于是废寝忘食,天天泡在泳池,吃了不少水,晒蜕了几层皮,借助着四年训练积累下来的体质,我进入了云南省残疾人游泳队。三年之后,我成为云南代表团的一员,准备参加第七届全国残运会,我的队友创造了世界记录,只要能干掉他,全国冠军就是我的。那是2007年,决定2008奥运的参赛资格,我志在必得。赛前训练强度超强,我全力以赴。赛前一个月,我右脚受伤,伤势严重无法训练,最后带伤参赛,最好项目获全国第六,距离冠军成绩一秒不到的差距。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二次重大失败。
        七年努力,两次痛击。因为腿伤,我无法再承受大强度训练,只能退役。那年我十七岁,比周围的任何一个同龄人都知道失败的含义。整日赋闲在家,对一切失去了兴趣,父母强迫我回到校园。事实证明,老天爷给你最后的结果一定是最适合你的。无奈之下做出的决定往往是正确的。因为有过两次失败,我更明白读书的意义,这于我来说,已是最后的出路,于是我开始发奋读书,上厕所的时间都不放过。2010年,我以当地文科状元的成绩被中大录取。这是当时的我十九年人生取得的最大胜利。
        中大四年,是让我人生转折的四年。这里的同学实在太优秀,四年来我始终在追赶。虽然以状元身份进入中大,但来了才看清自己同身边优秀同学的差距。小时候我常为长大该考清华还是北大纠结,长大才发现自己想太多。中大有的同学,为研究生该挑牛津还是剑桥而纠结。我想学习上可能始终赶不上这些同学,为了全面弥补自己,在保证学习不落下的情况下,我在大学阶段从另一个方向突破。四年来,我一个人走过29个省份,做过300余场演讲,直接受众超过50万。大二开始,我在家乡带着一个创业团队创办“梦想永恒学习社”,三年来送出600余名学生。大四,我获得了保研资格,心想凭借四年努力下来的学习成绩和实践经验,我应该能追求更高的梦想了。我选择了北京大学,最终她没有选择我。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三次失败。
        无奈之下,我选择回到云南大学,边读书边创业,待积累足够之时,再靠自己出去求学。6月毕业后回到家乡,发现大学时创业的伙伴们因为毕业各奔东西,带走了经验和各自分到的资金,没有带走我们共同的梦想。团队散了,我成了光杆司令。2014年9月,我找到投资,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按照规划,演讲、课程、出版,一步步来。为了扩大影响力,我幸运地踏上北京卫视《我是演说家》舞台。创业谈何容易,起步时步履维艰。因为沟通不畅,事务分配和落实不到位,许多业务没如预期般开展起来。一个投资人提出退股,公司瘫痪。事务繁杂,诸事不顺,我无心参赛,《我是演说家》第三轮被淘汰。人生再次跌入低谷,那时我无心再努力。创业才开始,就几乎夭折了。这是我的第四次失败。
        三个月的沉沦,重整旗鼓。今年年初开始,我重新梳理以前积累的资源,抓住一切机会出去演讲,巩固资源,拓展业务。时常一日要跑三个省份。外联、行程安排、课程设计、讲课、资源维护,我试着一个人把所有事情做了,公司也慢慢走上轨道。现在是7月,半年的游说和煎熬,我的书很快要出版了,下半年的业务也有了着落。这距离胜利还远之又远,但在失败的试炼之后,我看到了希望。
        我的人生体验告诉我,失败是常态,胜利是偶尔,而幸运是由许多失败的代价碰出来的。试错的机会越多,碰对一次的几率也就越大。失败当中去调整方向,最终是能幸运地走上胜利的道路的。
        各位同学,今天是你们毕业的日子。我相信在日后,我们一样,都要去面临很多选择,或是失败。我常常告诉许多人,一定要拥有梦想,但我的梦想几乎就没有实现过。但现在回望,就是这一个个从来没有实现的梦想构成了我的人生,就是这一次次失败让我自己感到骄傲,就是这一次次试错让我越来越渴望胜利。
        同学们,从自身条件上来看,与你们相比,我没有任何胜出的优势。但我和你们一样渴望美好的未来,我同样愿意去倾尽所有去付出努力。越努力,才会越幸运。一定要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因为再难也不会放弃。即使失败了也没有关系,失败是最好的试炼机会。人生不是一百米的冲刺,而是一辈子的长跑。一次失败不会毁了一生,因为害怕失败而过着自己不想要的生活才是毁了一生。这一辈子的奔跑,去哪里不重要,怎么跑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一次次重新爬起来的勇气和一直跑下去的耐力。
        同学们,你们今天毕业,未来敞开在你们面前。多好的年龄啊,我想起莎士比亚的那首十四行诗,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我是否可以把你比喻成夏天?虽然你比夏天更可爱更温和——编者注),真希望大家这样意气风发的青春能如这首诗歌一样隽永。这是属于我们的时代,我们一起加油,祝福大家的将来都能美不胜收。
        感激中大那年录取我,感激中大给我的一切,感恩翻院给我的永生难忘的四年,中大会是我一辈子的情结。
        老师们,家长们,同学们,祝愿大家都幸运一生。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