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乐园的夏季,是衣袂飘飘的青春,是流苏飞扬的眷恋,是蓝衣黑裙的记忆。六月,凤凰花开,毕业学子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跟校园依依道别。

典雅邂逅青春
博袍雅韵
2010级博雅学院的毕业生们身着院服,拍摄了一组集体照。无论是白衣绿裙,还是蓝衫黑裤,都极具中国传统韵味,在端庄大气之中同样也不失青春活泼的气息。“我们的院服很有自己的特色,而且也很好看。同时院服不仅代表了学院的气质风采与光荣尊严,也代表着学院的团结和共识。这是我们的骄傲。”博雅学院的叶同学介绍道。

万千宠爱于一身
民国风席卷康乐园
古朴的康乐园里,在红砖绿瓦的掩映下,无论是黑色中山装和蓝衫黑裙,还是优美典雅的旗袍,都别有一番风味。2010级人类学系的同学拍摄了一组民国装和旗袍的毕业照,“民国风是我们学校近几年一道风景线,南校区古朴的风景也十分适合这种复古的味道,所以我们班也希望用这种方式留作毕业纪念。”参与拍摄的胤昕同学说道。怀士堂、黑石屋、马丁堂,这些承载悠悠历史的小红楼,遇上青春的学子,也焕发出别样的光彩。

一起来,更精彩!

万花从中一点红
礼服遇上唐装
2010级软件学院电子政务班的同学则用“中西结合”的方式在东校区和南校区留下纪念。在东校区,他们用黑色长袍吟咏出毕业骊歌,用白色衬衣、红色领带致意青葱岁月。在南校区,他们用白色礼服和红色唐装画出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虽然软件学院一向是‘阳盛阴衰’,但是我们班却是女生比较多,所以我们才选择了礼服,给我们班的男生长长脸。”提起挑选这两套服装的过程,电子政务班的班长刘名越同学笑得十分开心,“因为没有挑到与礼服相配的男生服装,我们索性就选了非常喜庆的唐装”。怀士堂前,身着红色唐装的男生们拱手作揖,为离别的校园增添热闹的笑颜。格兰堂前,身着白色礼服的女生围成爱心,一个身穿红色唐装的男生“傲然”其中,“万花从中一点红”,羡煞旁人。

竹林深处,“甄嬛”上演
中大“甄嬛小传”
黑色的长袍也被本科毕业生们用来讲述一个又一个有趣的故事。继“魔法学校”的创意后,北校区公共卫生学院2009级的四个毕业生邓立伟、惠玮、马雅欣和黄泽清用学士服拍摄了一组“甄嬛”组图。“我们觉得学位服挺适合模仿清宫戏的,而且又找到了合适的场景。”谈起拍摄的缘由,“甄嬛脑残粉”邓立伟笑着介绍道。虽然来自不同的班级,但四个人从2011年起就一起组队参加科研项目,关系很好,所以希望在毕业的时候用这样的方式留下四个人共同的回忆。

看我帅气的学位服
巧戴学位帽
学位授予仪式的现场,不少同学在鞠躬时都掉了帽子,只能匆忙地拎着帽子走下舞台。软件学院的本科毕业生阮明康也对学位帽束手无策,“帽子太浅了,平时我都是用手扶着,鞠躬时掉不掉就听天由命了。”同班同学严孝钧则打趣道,“谁让你头太大,这事关键看头型。”说完,还戴上帽子炫耀自己的“四平八稳”。
酒店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董秋萍鞠躬时也不小心弄掉了帽子,她后悔没有听同学的建议,“女生就应该用黑色的小夹子把头发和帽檐卡在一起。鞠躬时也应该把握好角度,才能保持帽子的稳定。”材料物理与化学博士毕业生梁英在上台前机智地和一个男生换了帽子,“学位帽其实有大小的区别,要找到适合脑袋大小的才不容易掉。”旅游学院本科毕业生张译丹则建议应该把帽檐后的魔术贴系牢,“女生也可以把头发扎起来放到帽子后面的扣里。”
当然,学位帽要不要戴稳,每个人也是各怀心思。学位帽稳当,恭敬地跟校长握手、合影,留下美丽瞬间,为大学完美收官;学位帽“不听话”,或许会有些小狼狈,但可以让校长帮你戴帽子,收获一次亲密接触,难道不也算是一个小惊喜吗?

拥抱天空,奔向未来
炎歊扇人,挡不住欢声笑语;霖雨数日,氤氲着离怀别绪。从茵茵草坪到巍巍礼堂,穿上学位服的毕业生们,带着淡淡的笑意与浓浓的眷恋,挥别夏日最美好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