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鸿,1978年至1982年就读于中山大学数力系力学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4年至1987年就读于力学系固体力学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现为广州珠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经理。

蒋鸿校友演讲
尊敬的许宁生校长,尊敬的老师们、家长们,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大家好!
今天,我很荣幸能回到母校中山大学,和你们一起见证这个重要的日子。30多年前,15岁,作为全国第一批统考的大学生,我来到这个美丽的校园,19岁我做了大学老师。2年后我再次回来,度过了3年美好的时光。美丽的东湖边,神秘的广寒宫,留下了太多美好的记忆。感谢母校,也衷心感谢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大量心血的老师们。
今天,站在毕业典礼的讲台上,以一个学姐和资深HR的身份,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些工作感悟,希望我的分享能够对你们的未来有所帮助。
我分享的第一点是:
学习成绩是不是很重要。
学习成绩确实很重要。学不好,考不上好大学;学不好,找不到好工作。我所在的珠江实业集团,是市国资委属下大型房地产企业集团,上缴国资收益在广州市名列前茅。近几年我们集团总部做校园招聘的标准是,“985”或“211”院校硕士以上优秀毕业生。
为什么这么看重学习成绩?是因为在众多的应聘学生中,我们无法在短时间内准确判断谁更有潜质、谁更有工作能力,那么以学校、学习成绩为重要的参考依据,可以提高我们选拔的准确率。
学习成绩是不是真的那么重要呢?其实工作几年以后,我不会再问你学习成绩,我只关心你做过什么工作、能做什么工作、取得过什么业绩;评判的标准,已改为你是不是适合这个岗位,而不是你来自哪个学校。
我想分享的第二点是:
无论去到哪里,要有从头开始的勇气。
独生子女,出身名校,天之骄子,这是我们在座很多同学的标签。我想说,我们要学会放下,放下成绩,放下身段,无论去到哪里,不要害怕从头开始。在我硕士毕业以后,做过结构工程师、物业管理、党务工作和人力资源。一辈子很长,世界变化太快,除非常专业的岗位之外,我们很难在一个岗位、一个单位做一辈子,那么我们只能保持敏锐的心态和赤子之心,从头开始、从头做起,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环境的改变。
在我初做人力资源的时候,为了参与疑难问题的讨论,我像当年读书查资料一样,检索文件与案例,研究分析存在问题以及切合企业实际的解决方法。这虽然占用了我很多的业余时间,但在很短的时间内我就成为了上司可以依靠的对象。职场成功的一个小秘诀,不是请你的上司吃饭,而是尽可能帮助你的上司解决问题。在做入职培训的时候,我会告诉学生们,无论你以前学历有多高、有多优秀,抑或是书读得很烂,都请你放下,从头开始。因为你们对企业的实际和真正的工作知之甚少。放空自己,从学习开始,会使你在这场竞争中尽快适应环境,找到工作的窍门和乐趣。
我想分享的第三点是:
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学会快乐的生活。
世界变化太快,只有终身学习。我大学学流体力学,硕士是固体力学,而后二十多年的工作似乎跟力学没什么关系了。很多同学在找工作的时候,可能受过HR的折磨,说专业不对口。今后工作中也会有人说,大学学的东西好像没什么用。其实大可不必怨天尤人。
前段时间,我们国资系统的人力资源女总监、女部长搞了个小聚会,结果发现没有一个是学人力资源的。一方面是早前没有这个专业,另一方面是人力资源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仅有人力资源课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综合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重要。在中大几年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专业知识,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学习的方法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能力才让我们受益终生。
靠着训练有素的学习能力,90年代中期我代表公司和广东省参加知识竞赛,上过中央和省市三大电视台,在劳动法、消法、产权知识、党章知识等竞赛中获得冠亚军,也因此从物业公司调入了集团总部。在不太忙碌的党务部门,我抽空参加全国桥牌比赛,拿过冠亚军,成为桥牌终身大师。十三年前我与段永平合作,在网络上组织了100场全国桥牌大师指导赛,让广大的桥牌爱好者受益,成为桥牌界的一段佳话。所有这些结构设计、物业管理、党务工作以及桥牌运筹帷幄的经验,最终都成为我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宝贵财富。
比起中大校友中众多的成功人士,我走的路径不算成功,也不算顺畅,但我一直走得很快乐。人生之中,总会有顺境与逆境。无论际遇如何,永远保持童心与好奇心,永远保持学习与研究的心态,你就能发现工作的窍门和方法,享受工作的乐趣。不是所有人都能成名成家,也不是成名成家就能快乐。做成事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但怎么去做事却完全受控于我们自己。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选择快乐地做事、快乐地做人。优秀是一种习惯,快乐是一种能力。尽力去做,享受过程,把解决难题等同于“打怪升级”,自我激励,就可以在人生路上快乐前行。
祝你的一生,变成一场快乐的旅行!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