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焦

【2013毕业季】毕业,我们依然怀念

稿件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文/池健儿 图/海洋学院 中东话剧社 何超 陈佩欣 郭中飞 张丹燕 编辑:金凤 发布日期:2013-06-24 阅读量:

  骄阳似火的六月飘起了雨点,给中大毕业学子火热的心情增添了一丝清凉。
  梁銶琚堂里,灯火通明,权杖闪耀;永芳堂和怀士堂前,“毕业嘉年华”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留言墙、花墙、时光囊、明信片……穿着白衬衣、系着红领带或套着大袍子的毕业生和穿戴齐整的亲友团穿梭其间。


任快乐书写心声


花约六月,青春留念

  不到半天时间,毕业留言墙上已写满各式留言和签名,表达了毕业学子对母校的怀念。花墙前,一位韩国留学生正与母亲合影,她专程赶来参加儿子的毕业典礼。今天儿子毕业了,她感到很幸福,并希望儿子将来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让爱情穿越时光

  今年时光囊首次推出“爱情版”。现场一对硕士情侣,在男友毕业之际,前来领取“爱情版”时光囊,用以见证他们在中大相遇相知的五年半时光。


字字珍重,请君感念

  明信片跟往年一样,很受关注。一套共有16张,毕业生可凭学生证每人免费领取三张,学校会统一提供免费寄送服务。来自东校区管理学院的毕业生小兰同学正认真地填写明信片,准备寄给父母和姐姐。
  今天开始至27日,南校区将连续四天进行2013届毕业典礼暨2013年学位授予仪式。期间,“毕业嘉年华”专题活动也将持续进行,点滴故事、点滴情谊在此蔓延,激荡,沉淀……此前,在中山大学四个校区,精彩纷呈的毕业活动已依次拉开序幕,校区的同学们以各具特色的方式向大学时光告别。

南校区:毕业再见,毕业怀念

  南校康园,古朴的红墙绿瓦,见证着火热六月中大学子的毕业狂欢,而中文堂砚池的鹅卵石却以它独特的方式告别毕业学子。
  6月14日晚,中文系何同学去中文堂排练毕业晚会节目时,发现砚池的鹅卵石被摆成了“毕业再见”字样,吸引了不少毕业生前来观看。


毕业,我们仍会再见

  再去看时,中文堂砚池的鹅卵石字样已变成了“毕业怀念”。如此贴心的举动,使不少中大毕业生感到十分温馨。
 

毕业,我们依然怀念

  两次拼鹅卵石的人原来是中文堂保安小张。刚来上班不久的小张介绍道,现在正逢毕业季,砚池里却挺空,就想通过鹅卵石对毕业生说点什么。从“毕业再见”到“毕业怀念”,小张解释其中的寓意:“一开始拼成‘毕业再见’,是想说虽然大家毕业后将各奔东西,但大家还会再见,结果有些同学看到‘再见’的字样觉得感伤。后来我转念一想,即使大家毕业不在一处,却也依然可以相互怀念,于是就改成了‘毕业怀念’。”
  这是小张在中大经历的第一个毕业季,09级也是他目送离开的第一批毕业生,这两份礼物是他对毕业生的祝福。

北校区:“树”常青,情常在

  小小的北校区,古朴的红楼,阳光跟着医科毕业生们匆匆的脚步雀跃起舞。“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学子,正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迎来这个夏天的毕业季节。
  公共卫生学院首次推出“毕业树 送祝福”活动,公共卫生学院08级毕业生宋同学介绍说:“这是我们辅导员今年给毕业生的一个惊喜,因为公共卫生学院往年的毕业着实太平淡了。”一开始只想在08级毕业生内部交流,没想到最先留言的还是师弟师妹,师兄师姐也接连在“树”上留下祝福。她还从中感悟到:“一个活动成功与否不在于规模的大小,而在于它所产生的影响。作为一名毕业生,我感受到了学院的温暖。”
  

毕业到,祝福到
 
珠海校区:“魔法”发力,毕业快乐

        不少院系的本科生前两年在珠海校区度过,在这里留下大学校园里最青涩的记忆和故事。因此,不少毕业生会回珠海校区拍毕业照,纪念在那儿的两年青春。而对于珠海校区整建制学院的毕业生,这儿更是他们拍摄毕业照的主打场。
  珠海校区出镜率最高的地方莫过于图书馆、教学楼、孙中山铜像、草坪、宿舍和“小白”了。珠海校区占地面积大,白色电瓶车穿梭其间,成为校区内重要的交通工具,也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学生们亲切地唤之为“小白”。
  近日,一组以珠海校区为拍摄背景的“中大魔法学院毕业照”走红微博,并为媒体所报道:几位同学身披“魔法袍”,骑上“魔力扫把”,在教学楼、草坪上、图书馆等地,尽展“魔力”,或威力迸射,或隔空取物,或自由飞翔……


 看我魔力七十二变!

  这组“毕业照”的主角都是中大09级海洋学院的毕业生,“因为中大被戏称为‘孙逸仙魔法学校’,我们也想在照片中体现这一特色。”主角之一郑同学说道,“毕业照是想留下些美好的回忆,我们的拍摄一天就完成了,好像恰好拍出了一组看似不错的照片。我们都喜欢海院这个集体,开心就足够了。”

东校区:毕业,“不完戏”

  毕业剧是中山大学东校区话剧社(以下简称“中东话剧社”)一年一度的传统,也是东校区毕业季的一大亮点。如果红拂夜奔出现三个版本,如果祝英台变成真正的男人,如果一切可以重来……


不如我们从头来过

  6月3日,“中东话剧社”09毕业大戏《不如我们从头来过》在东校区传播与设计学院小礼堂上演。在准备过程中,网购服装道具时,最贵的两件直到演出结束后第二天才寄到。毕业剧演完了,但迟来的道具似乎正无声地昭示,戏还在延续。
  对此,话剧社成员笑称:“谁说毕业就一定要完戏呢?”长期的相处、排剧,社员之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亲情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明年正值话剧社成立十周年,相关活动也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划中。届时,已毕业的社员将回来参加十周年庆。
  对于“中东话剧社”来说,毕业从来不代表告别。

  康园绿茵,纯真永在;北校阳光,辉映高洁志、赤子心;中珠日落,青春不败;东校夕阳,难别挚友情、报国意。贯穿始终的,都是对母校的情与爱。毕业,我们依然怀念。毕业季,我们情系一方!毕业的故事,定格在这样火热的季节中;将来的日子里,我们还将述说!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