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动态

首页 > 一线动态 > 正文

传承心陶精神,培育医学高质量人才

稿件来源:中山医学院 编辑:王冬梅 审核:孙耀斌 发布日期:2023-07-28 阅读量: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吴忠道、吕志跃、吴瑜、赵思雨)7月18日,“中山医学院医学课程思政建设经验交流会暨第十六届全国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研讨会”在佛山市三水区南山镇初心学堂举行,全国66所高校、医院、科研院所150多名专家参加了此次交流会。


初心学堂是国家级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陈心陶精神教育基地的重要组成单位,收集了大量的历史文字资料和照片,展示了广东省率先在全国消灭血吸虫病过程中,人民科学家、中山大学陈心陶教授的光辉事迹。

会议开幕式由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党委委员、中山大学热带病防治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吕志跃教授主持。佛山三水区南山镇党委副书记叶永锋同志热情洋溢地回顾了南山镇与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合作共建国家级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的悠久历史。中山大学医学部副主任、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党委书记张琪教授致欢迎辞,饱含深情地回顾了国家级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的建设过程并向与会专家介绍了中山医学院课程思政建设的经验。

随后,在中山大学吕志跃教授、南京医科大学王建明教授、湖南中医药大学卢芳国教授的主持下,与会者集思广益,为课程思政建设建言献策。中山大学吴忠道教授作题为“建设国家级科学精神教育基地、助力高质量医学人才培养”的报告;南京医科大学王建明教授作题为“思政之盐融入专业课程大餐”的报告;四川大学陈建平教授作题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下的人体寄生虫学课程建设及人才培养”的报告;遵义医科大学罗波副教授作题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促进人体寄生虫学课程的探索和实施”的报告;海南大学闵义教授作题为“生命美学、细胞哲学与人性光辉”的报告;南京医科大学陈琳副教授作题为“科技革新教育,技术助力思政——以‘公共卫生援外之血吸虫病防控虚拟仿真项目’实施为例”的报告;湖南中医药大学卢芳国教授作题为“精准领会,培根铸魂:努力提升《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思政育人实效”的报告;清华大学吴婧娇讲师作题为“如盐化水——课程思政在《医学寄生虫学》教学中的探索”的报告;中山大学吴瑜副教授作题为“弘扬‘心陶’精神,努力打造《人体寄生虫学》课程国家级示范课程”的报告;宁夏医科大学张艳丽教授作题为“‘铸魂育人 笃学精术’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建设与思考”的报告。各位专家学者就医学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方法与实践等方面进行精彩的演讲,分享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成功案例。与会专家热烈讨论和交流,激发出更多有益的思考。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参观了初心学堂展出的陈心陶教授的血防之路历史文物,重温了陈心陶教授光辉且波澜壮阔的一生,被陈心陶教授“为学之道,要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医家情怀;爱祖国、爱人民、爱共产党的赤子之心深深触动,纷纷表示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自身实际深入发掘医学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如盐入水,润物无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一个中国人,他的事业必须在祖国生根”陈心陶教授如是说。本次交流会围绕“面向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热带病防控与高质量医学人才培养”的主题,旨在促进医学教育领域的思政工作,推动医学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共同探讨医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新途径。

中山医学院医学课程思政建设经验交流会与会专家合影

文稿终审:中山医学院 张琪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