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罗天阳)8月28日中午,在深圳校区西教讲学厅,中国科学院院士宋尔卫教授受邀作客第11讲“相山讲坛”,以《从乳腺肿瘤的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看癌症治疗的四次革命》为题,为师生作了一堂生动精彩的讲座。
宋尔卫院士进行讲座开场介绍
宋尔卫院士,中山大学医学部主任,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逸仙乳腺肿瘤医院院长,第十三、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山大学名医,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副会长。擅长乳腺癌根治手术,包括乳房切除术、保乳的根治性手术,乳腺癌的辅助化学治疗、内分泌治疗以及晚期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主要从事乳腺癌早期诊断,包括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对家族性乳腺癌和血清蛋白指纹图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以及乳腺癌的微创治疗和生物治疗,包括RNA干扰疗法等的研究,其研究成果被Science杂志评为2003年度全球十大科技进展,两次入选全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并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全国创新争先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世界科学院医学科学奖等。
宋尔卫院士在讲座中精彩讲解
宋尔卫院士的讲座从古老文明对“肿瘤”的描述展开,介绍了《黄帝内经》、古埃及时期、古希腊及古罗马等对乳腺癌的描述,并讲述了癌症英文名字“cancer”的起源。从古到今,人们获得的很多关于肿瘤的知识都是从乳腺癌开始的。乳腺癌是人类癌症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这大概是因为乳腺癌和其他内脏肿瘤不同,它的解剖位置相对表浅,长期以来被当作癌症研究的模式肿瘤。因此,各国政府对于乳腺癌的研究非常重视,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NCI)每年给乳腺癌研究的经费支持占总研究经费的9.7%到13.7%,远超其它肿瘤;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也在逐年增加对乳腺癌研究的资助力度。在各国科学家坚持不懈的努力之下,乳腺癌研究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并促成和推动了人类认识癌症和治疗癌症的几次重要飞跃。宋尔卫院士以乳腺癌治疗的四次革命为逻辑线路,讲述了乳腺癌临床治疗的历史沿革和革新,即从局部疾病:改良根治术到全身性疾病:保乳根治术;从异质性疾病:精准个体化治疗到宋尔卫院士提出的肿瘤生态学:肿瘤生态治疗。现如今,中国的乳腺癌研究正引领新一轮癌症治疗革命,中国科学家们将担负起“剖析肿瘤生态系统本质,探索肿瘤生态理论和生态治疗新策略”的历史使命。
学生代表提问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积极提问,宋尔卫院士亲切随和、语言幽默,为同学们答疑解惑。这是一场精彩的学术讲座,同时也是一堂富有专业特色的“思政第一课”。宋尔卫院士充分挖掘专业学术研究中的鲜活例子和感人的科学家精神,并在最后勉励医学生要在医学的道路上坚持自己的梦想,以德为先,坚持“胸怀天下”、“生命至上”,未来做一位好医生。
与会教师代表合影
文稿终审:医学院 丁小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