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苏日娜、叶湄、薛玉)10月31日下午,中山大学数字人文建设规划(筹)实施暨乡村调查与评估数据平台合作共建启动仪式在中山大学南校园图书馆学人文库举行。中山大学副校长谢湜,中山大学华南农村研究中心、图书馆、人文学部、人文高等研究院、哲学系、中文系、历史学系、博雅学院、信息管理学院、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哲学系(珠海)、马克思主义学院、计算机学院等部门、院系代表共40余人出席了启动仪式。图书馆与华南农村研究中心共同签署《乡村调查与评估数据及平台合作共建备忘》,正式开启双方合作共建平台工作。谢湜副校长与图书馆、人文学部、人文社会科学处、院系学者代表共同在书写有“中山大学数字人文建设规划(筹)实施暨乡村调查与评估数据平台合作共建启动仪式”的卷轴上钤印,宣布中山大学数字人文建设规划正式启动实施。仪式由中山大学图书馆常务副馆长林明主持。
谢湜副校长与代表们共同在书写有“中山大学数字人文建设规划(筹)实施暨乡村调查与评估数据平台合作共建启动仪式”的卷轴上钤印“数字人文”“交叉融合”“合作共建”“守正创新”“卓越教学”“数智转型”。
谢湜副校长在致辞中回顾了近年来学校在数字人文领域的重要实践与举措,包括建设徽州文书、碑帖等图书馆特藏资源数字人文平台、举办人文社科跨学科工作坊,以及开展“数字与人文”“科学与人文”系列讲座等,表达了推进学校数字人文未来发展的几点重要想法。他指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数字人文技术的结合不仅是学校各院系、科研机构和广大师生对数字人文发展的共识,也是学校人文社会科学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乡村调查与评估数据平台的建设是一个很好的实践,能够促进更多学科的智力和资源汇聚,推动乡村调查研究进一步开展。发展好数字人文,不仅是突破数字的门槛,而是要深入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现新的学术问题,形成新的研究范式,激活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新动能。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依托图书馆推动数字人文发展和数字人文研究院建设代表着数字人文发展要与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深入结合。中山大学数字人文研究院的建设要重点把握几个方面,一是数字人文研究和发展要突出主题和素材,坚持包容开放的原则;二是数字人文平台在数据资源建设上要以图书馆已有的特色文献资源为基础,融合各院系的人文研究资源、素材、成果、社会调查数据等,应坚持动态扩展的原则;三是数字人文建设规划实施过程中要运用好学校各学科研究、资源、技术优势,通过各类数字人文研究项目的建设带动数字人文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让技术真正适应和满足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需要;四是基于学校三校区五校园的办学格局,数字人文研究院在发展上要逐步形成跨校园空间上的联结和跨部门、跨院系、跨学科的合作拓展,汇聚图书馆、人文社会科学、数据与计算机科学等领域专家学者、校友和社会资源,形成一个不断延展,既满足学校教学科研需要,也契合社会前沿发展领域需求的研究平台。图书馆在推进数字人文发展过程中,要利用好特藏资源,同时把数字人文建设经验条理化、技术化、规范化。最后他提出希望更多人文社科领域的有志青年加入学校的数字人文研究与建设团队中来。
谢湜副校长发言
林明常务副馆长主持启动仪式
乡村调查与评估数据平台建设是中山大学数字人文规划中的重要项目之一。仪式中,华南农村研究中心主任吴重庆教授从项目背景、组织实施、质量监督、项目成效、档案资料等方面介绍了《广州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第三方评估》项目开展情况,强调此次大区域全覆盖、多方位全视角、连续动态的普查所形成的巨量资料可满足多学科持续发展的需要。图书馆副馆长王蕾介绍了图书馆与华南农村研究中心合作共建乡村调查与评估数据平台的实施方案,指出该平台是图书馆推进实施学校数字人文建设规划的重要项目之一,在已有特藏文献数字人文建设实践探索基础上,以华南农村研究中心乡村振兴系列研究项目成果和数据为基础,应用数智技术重点开展村情基础事实数据库、专题知识库建设,及相关研究分析工具开发等,促进实现乡村基础信息数据、乡村振兴研究过程数据的长期保存、数据共享和多学科协同创新研究在乡村振兴领域的发展。
吴重庆主任发言
王蕾副馆长发言
中山大学人文学部主任陈少明教授代表学部发言,他回顾了图书馆与华南农村研究中心开展乡村调查与评估数据平台合作共建的缘起,指出图书馆不仅是知识储存和传播的地方,也是推动知识更新与创新的机构,肯定了图书馆在数字人文与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表示,人文学部将图书馆与华南农村研究中心开展乡村调查与评估数据平台合作共建作为学部推动学校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未来人文学部将与学校图书馆及相关院系、科研机构进一步积极合作,共同推进学校的数字人文发展。
陈少明主任发言
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处副处长陈诗诗谈到,数字人文与乡村振兴是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构建合作、共享的乡村调查与评估数据平台适应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是学校整合学术资源,推动跨学科联结、融合的一项重要举措。她表示,人文社会科学处将全力支持平台的共建,配合做好各项服务,也将以此为契机,与院系、图书馆等单位共同探索公共学术平台共建共治的路径,以及在更大范围内促进跨学科融合的组织方式,以实现学校整个人文社科发展“共享”为目标,为师生提供更多学术公共产品。
陈诗诗副处长发言
备忘签署现场
参加仪式的各院系、部门代表
中山大学数字人文建设规划旨在系统开展本校数字人文理论研究、学科建设、项目实践、人才培养,以及资源工具与服务平台建设,聚焦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势学科与研究领域,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范式转型,实现数智时代学科的交叉、融合与创新。本次仪式的顺利举行,正式拉开了中山大学数字人文建设的序幕,彰显了学校对数字人文的积极追求,将为推动跨学科合作、激活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新动能注入新的活力。
参加启动仪式嘉宾合影
文稿终审:图书馆 何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