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提速 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

稿件来源:科学研究院 编辑:吴立坚 审核:孙耀斌 审定:黄艳 发布日期:2025-11-24 阅读量: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孙燕琨)11月20日,中山大学副校长郑跃专题调研新型移动出行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工作并召开座谈会。大学科技园管理办公室、运营公司相关人员参加调研并汇报园区建设进展。座谈会由科学研究院院长刘飞主持。

郑跃现场查看了园区科研办公空间和科技成果展厅、多功能会议厅等公共配套空间,参观了为初创团队专属打造的大学生创业园,并向已进驻办公的刘永红教授团队、何兆成教授团队等校企产学研合作项目以及利用园区空间开展中试实验的郭双壮副教授团队详细了解了项目转化和产业化进展情况。

座谈会上,未来产业科技园运营负责人详细汇报了园区建设进展。目前,未来产业科技园管理与服务平台已投入使用,正聚焦完善服务体系,组建专家导师团队,引入专业机构,为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后续将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和地方产业需求,重点围绕超算与智算、新型移动出行等方向,引入校企创新联合研究平台、师生创业项目、标杆企业等多类科技创新主体。

郑跃对未来产业科技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表示肯定,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要深刻把握未来产业科技园的战略使命。科技园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要,深度融入学校发展大局,紧扣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主线,重点落实好广东省“1310”具体部署,精准对接广州市“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二是要聚焦高质量发展,增强项目引进的前瞻性与示范性。重点引进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标杆项目与平台类项目,加快构建体系健全、动能充沛、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创新生态;三是积极推动三校区五校园资源联动,深化与各院系、附属医院、科研机构的协同协作,充分展示建设成效,持续扩大园区示范效应与辐射能级。

目前,中山大学以各校区为依托,在广州、珠海、深圳和香港(含河套)四个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城市临近校区区域布局特色化园区,充分利用四个城市政策、人才、技术和产业等创新要素优势,以学科交叉、产教融合推动科技创新,建成覆盖粤港两地“哑铃型”国家大学科技园格局。

未来产业科技园作为中山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持续优化运营机制,深化产学研用融合,构建深度融合、高效协同、开放共赢的创新创业新生态,服务学校一体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为区域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园区实景

新型移动出行未来产业科技园位于广州大学城核心区域,距中山大学广州校区东校园仅500米,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由中山大学、番禺区人民政府联合建设,依托中山大学优势学科和番禺区创新要素优势,聚焦新型移动出行、高性能计算等方向,构建综合服务平台,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打造未来产业示范园区,服务国家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大学生创业园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