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广州4月19日电(通讯员简文杨、戴希安)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我校附属第六医院接到上级核酸采样支援任务后,快速响应,迅速集结,4月12日至16日,该院已派出791名核酸采样医疗队员到广州市天河区员村、猎德、沙河、棠下等地开展支援工作,累计完成核酸采样量444265人次。
硬核管理 井然有序
4月15日,附属第六医院派出142医务人员支援沙河街道核酸采样工作。沙河街道主要有金马、长运灏丰、国润、富信等几个大型批发市场,人流密集大,流动人口多,秩序管理难度大。但在核酸采集现场,人人自觉按照一米间距排队,也没有任何插队现象,这归功于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的硬核管理。为了保证核酸采集的顺利进行,工作人员在现场一直喊“请按一米间距排队,不要超过红线。”
沙河街道采样点,居民自觉按照一米间距排队(来源:附属第六医院)
接到社区通知,由于有一些居家老人行动不便,但又要确保不漏一人,支援队大队长抽派3名队员支援上门核酸。胡文利、陈佳敏、邱锦铭3名队员勇于担当,不怕爬楼不怕累,据不完全统计爬了24栋楼,共采集了41名居家行动不便人员核酸样本。
上门采集核酸样本(来源:附属第六医院)
有一种爱,在这里温暖传递
“你先去吃饭吧!”
“你去吃吧,我还不饿!”
4月16日收到支援任务,第十组的刘慧园和张盼盼作为附属第六医院当天第二批支援队员于下午三点前往棠下街棠东丰乐牌坊进行核酸采样。
由于是周六,丰乐牌坊又处于棠下村的中心,人流量非常大,但是道路不宽,只能同时开设四个采样台,排队做核酸的队伍一直只增不减,附属第六医院的支援队员们于四点换好防护服全体上阵。刘慧园是该院产科的助产士,已是多次参与核酸支援。新入职产科的张盼盼虽然是首次支援,但也严格按照采样流程尽心尽力地参与其中。为了减少群众的排队时间,她们中途没有轮换一直坚持到晚上8:21,等其他队友都吃完回来轮替之后才去吃晚餐。
棠下街丰乐牌坊采样点,两名女队员互相谦让,都想让对方先吃晚饭(来源:附属第六医院)
虽然采样过程很辛苦,但是她们脸上依然洋溢着开心幸福的笑容。她们说,能为人民群众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是每一个医护人员的心愿,没有比这更有意义的事了。
棠下街棠东丰乐牌坊采样点(来源:附属第六医院)
“神仙队友”高效配合
16日支援莲溪社区的第8组疫情任务时间临时发生调整(原本为周五,调整为周六一早出发),大部分队员的支援任务都与周六科室排班任务冲突,收到调整通知时已是深夜,但是大家毫无怨言,踊跃报名,仅半小时就完成了人员调整。
支援莲溪社区的第8组队员们合影(来源:附属第六医院)
执行任务期间,队员们高效协作全力采集,志愿者们积极引导有序进场,街道办全力配合保障物资。
“风扇马上就到,保证每个医生旁边一人一台!”
“饭在路上了,如果坚持不住了我们准备了红牛和宝矿力!”
“我还能继续采,让别的同事先休息吧!”
“好像人又多起来了,我不用休息,让我换衣服上吧!”
“我们不休息了,早点去支援隔壁社区吧!”
因为之前休产假,第一次带队的客户服务管理处的李安琪本来有点忐忑,但是队员们事无巨细的指引,每一位队员都主动高效配合。还有莲溪社区“媳妇”、附属第六医院肝胆胰脾外科护士长白敏娜也自发过来支援,让本次采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甚至还能抽调2名队员支援隔壁社区。
谭淑云、周家铭、李洪颖、高志茵、王新娅、蒋积余、叶伟、王伟、邓钧、郭颖、白敏娜,要记住他们的名字!
莲溪社区采样点,队员们在忙碌工作(来源:附属第六医院)
感动也许只是一碗糖水
4月16日, 28组组长谢倩颖中午接到要去怡景花园支援的通知,第一时间便与社区联系,希望尽快安排车辆。因为她知道14组所在的怡景花园几名队员从早上八点到下午一点,除了吃饭,一直没停过。
下车后大家直奔怡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处,面对热情的社区人员为大家准备的的糖水、饮料,队员们都没有过多的停顿就换上“战袍”,替换下有着坚强的毅力和耐力的台上队员。被替换下来的队员为不增加其他人的工作负担,及时空出休息室,换下“战袍”后就在组长钟嘉慧的带领下踏上了回医院的电瓶车。
社区工作人员追车狂奔100米,为给支援队员送上一碗糖水(来源:附属第六医院)
当一位社区工作人员拿着糖水想送给她们时发现车已开动,这位瘦小的姑娘二话不说拎起糖水就奔跑追去。看到这暖心的一幕,大家心里满是感激和喜悦。当时谢倩颖马上打电话给钟嘉慧,恰好电瓶车司机也在后视镜中看到,这时小姑娘已经追了很长的一段路。在小姑娘气喘吁吁地回来后,大家连连点赞。
爱心满满的糖水(来源:附属第六医院)
当前,广州疫情正处于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的关键时期,不管是医院的医务人员、社区和街道的工作人员、志愿者,还是前来等候采样的居民,已经形成了一个战“疫”共同体,用“天使白、志愿红、守护蓝”绘就疫情防控安全色!
文稿终审:附属第六医院 李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