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五十正芳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举行建院五十周年庆祝活动

稿件来源:附属第三医院 编辑:王冬梅 发布日期:2021-11-24 阅读量:

中大新闻网11月24日广州电(通讯员周晋安)11月22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在肇庆院区举办建院五十周年暨肇庆医院正式开业活动。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十四五”开局之年,附属第三医院迎来建院50周年。在艰苦卓绝、披荆垦荒的创业历程中,一代代三院人始终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医办学,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传承中山大学红色基因,秉承“医德至上,博积精勤”院训精神,谱写出百折不挠、跌宕起伏、激动人心、催人奋进的创业诗章。

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余敏斌,肇庆市政府副市长、肇庆新区党工委书记唐小兵,中山大学原副校长颜光美,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段宇飞,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委员、副书记、纪委书记詹建湘,广东省医院协会会长黄力,肇庆市政府副秘书长李禹山等出席大会,各党政管理部门、医院党政班子、兄弟单位、媒体朋友、合作单位、各界友好人士、医院教职工与离退休老同志代表等到场参会。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举行建院50周年庆祝活动(来源:附属第三医院)

从石牌门诊部到“一体两翼三城四院”的现代化智慧医院

1971年7月,青砖灰瓦的中山医学院石牌门诊部成立,成为广州天河首个医疗点,肩负起了彼时整个天河区近40万人口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重担。

1972年6月,中山医学院传染病学科整体迁入,1973年升级为中山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1988年成立“中山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逐步走上综合性医院的发展道路。1995年获评卫生部三级甲等医院,2009年成为部省共建共管医院,2019年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医院名单。通过艰苦创业,附属第三医院走出了一条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建设发展道路,就医环境、医疗技术、服务质量日新月异。

三城四院最后一块拼图正式完成拼接

在五十年院庆之际,附属第三医院肇庆医院正式启用,“一体两翼,三城四院”发展格局的最后一块拼图完成拼接。这对于附属第三医院和肇庆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都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必将助推粤西地区医疗卫生高地建设走上快车道。

总投资15亿元建设的肇庆医院,由附属第三医院垂直纵向延伸管理,规划床位数1200张,总建筑面积约154000平方米,拥有粤西地区乃至全省最先进的信息系统、中型物流传输系统、分布式能源系统、远程会诊系统和医疗设备,首批开设临床科室24个、平台科室7个。

勇开拓不忘初心,勤耕耘牢记使命

余敏斌副书记表示,一流大学的发展离不开一流的医学学科,而一流医学学科的建设更离不开高水平的附属医院。中山大学将继续全力支持附属医院的建设与发展,希望医院深化医教协同,持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突出学科特色,优化学科结构,打造科研大平台;整合优势资源,不断提升服务社会能力,运用信息技术加快推进新院区建设,为建设健康广东贡献新的智慧和力量。

唐小兵副市长表示,肇庆医院试运营一个月来,得到省卫健委、中山大学的大力支持,附属第三医院更是倾全院之力推动肇庆医院建设。依托中山大学及附属第三医院强大的综合实力和优质的医疗资源,肇庆医院必将以一流的医疗品质服务于粤西地区民众,成为“粤西地区医疗中心”。肇庆市委、市政府及肇庆新区将全力支持医院发展,全方位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段宇飞主任指出,附属第三医院在全省医疗卫生单位中树立了模范形象,为广东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希望医院能以建院50周年为契机,聚焦医院精细化管理,以科技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为抓手,认真总结发展经验,继续发扬优良传统,为维护群众健康作出新的贡献。

戎利民院长说,五十年前,中山医学院石牌门诊部诞生于广州“遥远的东郊”。如今,第四个院区肇庆医院迎来正式启动,医院已发展为家喻户晓、屡获殊荣的大型三甲综合医院,拥有“一体两翼、三城四院”多院区布局,医教研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十四五”新征程,三院人将以更大的智慧、更大的格局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吴京洪书记表示,半个世纪的风雨兼程,附属第三医院始终跟随党和国家的脚步,牢记党和人民的嘱托,不忘守护群众健康的使命。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医院将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锐意改革创新,写好人民满意、职工幸福、卓越发展的“奋进之笔”,向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专科特色明显的强大的现代化智慧医院”建设目标奋勇前进,为健康中国、健康广东、中山大学“双一流”建设持续贡献三院力量。

医德至上五十载,博积精勤逐新梦

仪式上,余步云教授、李源教授、陈规划荣誉院长、戎利民院长作为见证者和参与者,依次深情讲述了从1971年到2021年医院全体职工迎难而上、艰苦奋斗、勇挑重担,推动医院不断发展的故事,引发与会人员强烈共鸣,感人至深。

余步云、李源、陈规划、戎利民讲述医院发展史——《传承的力量》(来源:附属第三医院)

五十载三院正芳华

五十年来,三院人坚持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创建三级甲等医院,抗击“非典”,抗震救灾,新冠战“疫”,援疆、援藏、援外、援助基层县乡村医院等,荣获“广东省抗击非典模范单位”“教育部教育系统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等称号。

坚持“四个面向”,以干细胞(细胞)治疗、大数据人工智能、纳米医学为支撑平台,以肝病、脑病、免疫性疾病三大学科群为重点布局学科,推进医院整体学科水平不断攀升。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产出一系列理论与实践层面创新性强、可借鉴、可推广的省内乃至国内领先的教学成果:拥有包括国家精品课程在内的一批优秀课程和教材,大批国家住培专业基地、重点专业基地、专科医师培训专业基地。着力打造高水平科研基地和优质学术平台,主办和承办国家级杂志,获批大量国家重点重大项目课题,专家团队牵头或参与的重大科研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附属第三医院将坚持党建引领,立足人民健康需求,围绕大学“双一流”建设总体部署,秉持“医病医身医心、救国救人救世”的中山医训,聚焦打造“医学人才摇篮”,传承三院文化,开始新一轮的攀登与进取。

文稿终审:附属第三医院 吴京洪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