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讲述榜样的故事】砥砺创新,中国医疗添“爱(AI)”心——记中山眼科中心林浩添

稿件来源:中山眼科中心 编辑:郑燕丽 发布日期:2020-12-06 阅读量: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邰梦云)林浩添,中共党员、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为全国青联委员、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他矢志学医、砥砺创新,获评国家“优青”,广东省高层次人才“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医学领军人才,荣获“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标兵”、“广东青年五四奖章”个人奖等多项荣誉。

矢志学医,迎难而上破难题

林浩添出生于广东揭阳的“赤脚医生”家庭,从小耳濡目染基层医疗资源缺乏和百姓病痛,“学医、治病、救人、报国”的志向儿时就深深植根于心底。1999年,林浩添以优异成绩进入中山大学临床医学本硕连读专业。“小小眼球可观大千世界,可以在眼睛上动刀、守护光明,这很酷”,2004年,林浩添毅然选择中山眼科中心,从此结缘眼科,播撒光明,笃行梦想。

林浩添教授为病人诊病(来源:中山眼科中心)

在眼科临床和学术道路上,林浩添勤勉汲取着知识,逐渐从青年眼科医生成长为医学科学家。在中心主任刘奕志教授的带领下,林浩添从2010年开始在世纪难题——先天性白内障的治疗领域下功夫。经过反复观察和研究,团队设计研发了超微创手术技术,并通过激活原组织内源性干细胞的损伤修复功能,实现了功能性晶状体再生。2016年林浩添以第一作者在Nature上发表该研究成果的原创性论文,引发了国际广泛关注。

近年来,林浩添参与、主持多个国家级攻关项目,取得了世界刮目的重量级成果,以第一及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100多篇(封面论文6篇),涵盖了《Nature》《Science》《Lancet》《BMJ》《PLoS Med》等国际顶级学术杂志。

砥砺创新,中国医疗“添”“爱(AI)”“心”

“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是每位中山医学子的座右铭,也是林浩添毕生追求的目标。他认为大医精神有两种:一是医术精湛,解决和体恤病患痛苦的医者精神;二是不断探索未知并提升医术的创新精神。如何让我国医疗资源满足人民急剧增长的健康需求?上下求索,破解难题,林浩添握准了互联网+人工智能这一发展方向,不断汲取前沿知识与临床经验结合,组建团队投身“AI”医疗事业。

林浩添教授在人工智能门诊(来源:中山眼科中心)

在中心深厚临床资源和研发优势支持下,林浩添牵头创建了国际首个眼科智能专科,并出版《医学人工智能实践与探索》专著,发布首个《眼科标准数据集》行业标准。在国家科技部等部门支持下,林浩添已研发了多项国际首创的人工智能技术(30项专利和软著)并应用于临床:研发全球首个人工智能白内障诊疗云平台,并在广州开启眼科智能门诊,被IEEE Spectrum评选为“影响全球医学界的11大AI事件”;响应党中央号召,研发全球首个视功能评估和近视智能预测系统,为青少年光明保驾护航;牵头完成全球首个人工智能多中心临床试验,提出了人工智能技术进入临床应用的标准,被评为“2019年中国十大医学科技新闻”。这些突破性成果,促进了医疗资源供给侧改革,助力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实施以及争夺国际领跑地位。

林浩添教授(前排左七)参加全球首创人工智能婴幼儿视功能评估技术新闻发布会(来源:中山眼科中心)

“区”动健康,“一带一路”共筑梦

全民健康才有全面小康。林浩添相信通过互联网+AI技术平台建设,可以打破医疗供需不平衡的恶性循环。他逐步将眼病智能诊疗技术在粤港澳大湾区各级医疗机构落地应用,探索了基于人工智能的新型眼病“三级诊疗”模式,极大提升医疗资源使用效率,连续获得2018和2019年全国“医疗健康人工智能应用落地最佳案例”。

2019年亚非眼科学会成立亚洲办公室并在广州落户,林浩添被任命为首届亚洲办主任。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为充分发挥大湾区的医疗科技资源优势,提升我国医疗的全球服务能力,林浩添创建“亚非眼科互联网AI诊疗技术研发和应用数据中心”,输出我国的医疗科技和服务,为世界人民的健康和友谊做贡献。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并席卷全球,林浩添迅速组织了眼科青年“战疫”突击队,发挥互联网+AI诊疗服务避免聚集、切断传染途径、节约医疗成本的特殊优势,把眼科互联网AI诊疗服务送到湖北抗疫前线和全国各地,服务患者近3万人次。

文稿终审:中山眼科中心 夏丹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