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文凯)作为一个附属医院的基层党支部,如何让党建工作与日常工作相融合且相互促进?如何让医护战线比翼齐飞,为患者生命保驾护航?我校肿瘤防治中心肝胆胰党支部在肿瘤防治中心党委领导下,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党建引领科室发展、人民健康至上的新理念。
不忘初心,党政同心谋发展
肝胆胰党支部继承了前辈的优良传统,始终秉持和强调“医者以德为先,勤学治病救人”的初心和信念,把学术和医疗质量放在首位,营造开放平等、团结上进的科室文化。党支部与科室行政领导相互支持,紧密合作,齐心协力,严格执行科室集体议事制度,党支部书记积极参与科室事务性工作管理及人员分配、绩效分配、评优评先等重大事项,党支部委员勇于担当,敢于对科室内存在的不正之风进行预警和教育,例如在科室集中交班时对值班医生态度不端正、辅助药物及耗材的使用不当等现象提出批评。科室行政管理层对党建工作非常支持,共同执行科务会决议,并充分发挥科室行政管理者的学术影响力,将党支部活动与学术活动紧密结合,近年到云浮、新会、廉江等地举办多次学术下基层与当地党建交流相结合的党日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支部开展学术下基层党支部活动(来源:肿瘤防治中心)
科室在床位多年不变、空间和人员有限的情况下,业务量仍保持持续增长,连续多年获得肿瘤防治中心综合管理目标考核一等奖,并先后获得广东省科技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学术荣誉,这是支部一贯以来党群同心、团结协作的科室氛围催生的结果,与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及每一位科室成员的不懈努力和辛苦付出密不可分。
党旗飘扬,身心照护精益求精
临床学科发展得好,护理工作少不了!支部目前共有护士党员12名,平均年龄仅35岁,她们任劳任怨,在日常工作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科室护理工作中充满活力与担当的中坚力量。
2020年5月,面对一位肝癌术后突发急性脑梗致失语、偏瘫的患者,党员护士们迎难而上,勇挑重担。支委何凤英护士长迅速组建一支党员先锋队,紧急钻研新领域的专业知识,增加额外排班,对患者进行一对一专人护理。患者痰液多,党员吴钿护理师成了吸痰小能手,几乎每半小时为他吸痰一次;患者大小便不能自理,党员护士李思细心为其护理,常常因汗水夹杂着各种味道,即使被同事们戏称“天屎”姑娘也不退却;患者起初四肢不能活动,到四肢肌力恢复,与党员刘娜、袁蕊常常手把手指导患者康复功能锻炼的付出分不开;患者心情低落,作为心理小组专员的党员护士黄玲玲特别对患者及家属加强了心理辅导……经过精心护理,该患者最终奇迹般恢复,步行出院,语言和行动功能基本恢复。党员护士们面对困难主动担当,不怕苦不怕累,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体现了新时代党员的风貌。
支委何凤英护士长带领党员护士先锋队为患者精心护理(来源:肿瘤防治中心)
打造金字塔型人才梯队,传承医脉文化
支部共有研究生党员21名,接近本支部党员总数的一半。支部十分重视青年党员和研究生的学习和思想动态,并积极发展优秀研究生入党,先后涌现出陈锦滨博士、李凯博士等中山大学优秀学生共产党员;何朝滨博士多次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获奖,在博士研究生阶段顺利发展入党并留院工作,为中心储备了优秀的青年人才。支部宣传委员兼青年委员周仲国主动申请担任医院研究生思政辅导员,定期组织研究生思想汇报和学习交流会,密切留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帮助大家树立正确的人生信念,掌握扎实的专业本领。
支部 “传、帮、带”传统氛围浓厚,奉行“求真务实、关爱而不宠爱、宽容而不纵容”的培养理念,有利于青年医护人员成长。科室人才梯队建设良好,在党员队伍中已培养1名国家杰青,2名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4名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3名CSCO 35 under 35青年人才,5名本中心特支计划人才,各类人才占科室医生比例超过50%。为中心未来发展储备了丰富的优秀人才,也奠定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支部新党员、医务处长韦玮同志全力部署疫情防控工作(来源:肿瘤防治中心)
党支部新发展党员韦玮主任医师于2019年9月开始担任中心医务处长,在新冠肺炎疫情一线主动担当、忘我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在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后,韦玮处长严格执行党中央的指示精神,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摆在最重要的位置,在医院领导的指导下,结合本院具体工作和条件,随时调整中心医务部门各项防控措施,确保医疗工作逐步、全面的恢复,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让尽量多的肿瘤患者早一天获得治疗。
榜样的力量激发支部党员继续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践行党员的初心与使命,诠释责任与担当,为本中心实现建设世界顶级肿瘤中心的目标、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文稿终审:肿瘤防治中心 文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