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榜样的力量】亲切而认真,她是引领学生成长的知心姐姐——记中国语言文学系(珠海)冒荷芬

稿件来源:中国语言文学系(珠海) 作者:张静 编辑:郑燕丽 发布日期:2019-12-27 阅读量:

冒荷芬,中国语言文学系(珠海)辅导员,兼团委书记、党务秘书,中山大学2019年优秀党务工作者。曾获优秀社团指导老师、珠海校区先进工作者、中山大学“立德树人”师德师风征文演讲比赛二等奖、中国语言文学系(珠海)2017、2018年度党员民主评议优秀等级。

忙碌而有序,温和而认真

作为辅导员,冒荷芬同志平常的工作是琐碎而又细致的:走访学生宿舍、与学生谈心谈话,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负责资助、评优、勤工助学、学生党员发展、团务、医保、迎新、实习等工作;指导学生组织、学生社团开展活动;组织开展历史现场教学、暑期社会实践……许多的工作、活动中,都留下了冒荷芬同志温和而又认真的身影。

新闻中心换届合影

在工作中,冒荷芬同志习惯提前思考规划下一阶段的工作内容,按照时间节点有计划地推进。如果是较为庞杂的工作,她首先弄清流程,进行细化分解以保证进展有序。想到的待办事宜就立即记下来,这样不但能有效避免遗漏,还能减轻大脑的负担,缓解工作压力。对冒荷芬同志来说,当一项项工作从记事本上划去时,也是一种别样的愉悦体验。也许也正因如此,尽管工作众多,她也始终显得十分有序和从容。

围绕育人目标,助力学生发展

在学生工作方面,冒荷芬同志认准目标,找准方向,发挥思政引领作用。围绕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围绕学校“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人才培养目标,组织青马学堂、党章学习小组、主题团日活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引领,提高政治站位;开展“学伴互助小组”活动,增强学生活动的专业性,与第一课堂互为补充融合,发挥协同育人作用;对学生干部进行指导培训,提升综合素质;指导开展公益服务、社会实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冒荷芬同志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团日活动上发言

带领学生参观东濠涌博物馆

倾听学生成长诉求,关注学生身心健康

冒荷芬同志认为要关注学生的成长诉求,以真心、真情与学生相处。她谈到大多同学在这个年龄阶段,难免会面临一些小烦恼、小困惑,比如对未来比较迷茫、学习缺乏动力、处理人际关系缺乏经验等,她时常以同理心去体会学生当下的感受,试着以一个姐姐或朋友的姿态去跟学生沟通交流,倾听了解他们的想法诉求,再与学生表达她的看法、建议供学生参考,此外她还会与学生分享自己上大学时关于学业、择业、为人处世的一些经验教训。

“我想,虽然时代在飞速变化,不同时代的青年有着不一样的特点,但在特定的年龄阶段的成长诉求总有些共通之处,是可以交流探讨的。与学生的沟通接触,哪怕能带给他们一点点温暖、一点点启示,我觉得都是很有意义的,令人欣慰的。” 冒荷芬同志说道。

参加文史哲球类联赛

平常的工作学习中,冒荷芬同志也正如她所提及的,耐心与学生交流沟通,真心帮助学生成长。当同学半夜身体不适时,她一接到电话就马上从家里赶到学校,将学生送往医院,陪着检查、挂点滴,一直守到下半夜,将学生送回学校后,她悬着的心才算放下来。“听到他们生病了,哪里还顾得上形象,邋里邋遢地就往外跑。” 冒荷芬同志笑道。

在一次新生军训时,一天晚上冒荷芬同志突然接到教官的电话,原来是一位学生和教官发生了口角。当她赶到训练场时,眼前这个大男孩像只受到惊吓的兔子一样静静地等着“发落”,眼里闪着泪花,想到严厉的批评只会让这位初来乍到的新生陷入对陌生环境的恐慌,冒荷芬同志和颜悦色地了解了事情的原委,鼓励学生勇敢地向教官承认错误,从而化解了一场风波。冒荷芬同志认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是最重要的,他们的身心健康需要关爱,他们的心灵也需要抚慰。对待学生,有时鼓励比责备更具有催人奋进的力量,温暖的语言可以治疗青春的伤。冒荷芬同志在工作中认真负责,细致耐心,像一位大姐姐一样为同学们提供倾听和帮助,同学们都亲切地称呼她为“帽子姐姐”。

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作为一名党务工作人员,冒老师同样注重理论学习,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她认为,学校提供了很多学习的机会,通过参加这些培训学习,能够对国家、学校在党的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理念思路有更深入的认识,同时强化业务知识。“我觉得理论素养的提升能够帮助我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紧跟党的步伐,而信念如同一束光,能照亮前行的路。” 冒荷芬同志谈到。此外,她还积极参加学校、校工会举办的学习活动和演讲比赛等,在这些活动中,她认真思考作为一名普通共产党员应该如何将个人的发展与民族的复兴结合起来,回馈党和国家对自己的教育,更好地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加迎新年教职工活动

“陪伴学生成长成才,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工作,我感到责任和压力重大,同时,我也在这份工作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在谈到对未来的展望时,冒荷芬同志期望自己能不断学习,在职业素养和个人涵养上有所沉淀,更好地围绕学校的十二字人才培养方针,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