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医学院研究生会主席 黄颖
近年来,学校提出“三个面向”,即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推动大项目、大团队、大平台“三大建设”。这是一项推进学校科研实力快速提升,具有前瞻性和战略眼光的重要举措。
在2019年学校秋季工作会议,罗俊校长指出,切实提升“三大建设”水平,应当从“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三方面对其进行理解。依托“三大建设”提升办学水平,是世界一流大学发展历史中的基本规律,是我们推动一流大学建设,提升办学水平的全局性的、战略性的、根本性的重大举措;加强“三大建设”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是开展“三大建设”的基本内涵;结合学科特点确定发展路径,让“三大建设”体现学科特点,是进行“三大建设”的基本模式。他还特别强调,医科的学科建设要以健康和临床需求为导向,重点专科是重点。
医学科研与人类健康和国家繁荣昌盛密切关联,维护健康和消除疾病是科学研究永恒的主题。在医学领域中,健康维护与疾病防治的问题错综复杂,我们要以国际前沿视野去面对,大项目或大平台的建设对个人或团队而言,可能是一生的研究工作和一生的工作追求;疾病的病种或症候群就好像是生命大网上一个个的结,把每个结拿出来,进行系统的解剖,就可以带出一系列的问题,一系列的相关学科和专业的知识,这就需要不断地去创新方法和技术,努力构建高水平的研究平台。因此,“三大建设”对医学科学的进步十分重要。
贯彻落实“三大建设”,对于研究生来说,是提升自身创新能力的一次机遇和挑战,有助于提升自身科研水平,增进自己对“有组织科研”的感悟和理解,增强自己的团队合作意识。此外,“三大建设”也让我们更进一步意识到,现代科研不是一个人的“独享”,应当集思广益,不仅要提升同学们的独立担当能力和课题组的资源配置能力,更应具有组织领导能力和协调能力,要充分动员不同阶段、不同角色的研究人员共同努力,还要与课题组成员密切沟通,建立起科学合理、分类明确的评价机制,最大程度地激发大家积极性。我们要积极配合导师,主动完成基础性实验工作,保持我们在医学科研创新上的活力,持续提升科研实力。不断钻研领先技术是激发新一代科研人才力量不断创新的关键所在。在完成规定的科研学习任务后,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自己思考创新的能力,在现有的条件下更好地获得有意义的科研成果,在学校加速大项目、大团队、大平台建设的同时,结合新的政策和医疗行业最新动态,整合专业的研究体系,制定新阶段的研究目标,为做出高水平研究成果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作为一名在读医科研究生,我深知健康事业关乎到人民的幸福生活,是我们国家的民生工程。通过参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我进一步增强了“四个意识”、坚定了“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力争“学在中大,追求卓越”,以优异的学业成绩和科研业绩实现自己努力成为社会主义的优秀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