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榜样的力量】踏实肯干,用奋斗书写青春年华——记中国语言文学系张哲

稿件来源:中国语言文学系 作者:中国语言文学系 编辑:郑燕丽 发布日期:2019-11-13 阅读量:

张哲,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17级学生,2014年6月10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校期间担任党支部书记、研究生兼职辅导员、中文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负责人、国际汉语教材研发与培训基地行政秘书、第二届“汉教英雄会”中南区联络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实习记者。曾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中山大学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中山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中山大学优秀共青团员等奖励和荣誉称号。

列宁说:“把远大理想同实际工作统一起来,用实干精神做好本职工作,是个毋庸置疑的原则。”张哲始终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一原则。

对党忠诚,踏实工作

2017级汉硕党支部是一个人数较多、流动性大的党支部。支部共有来自4个年级的48名党员(含外派保留组织关系党员),成员较多,但支部协调有序且充满活力。担任党支部书记期间,张哲保质保量完成党员发展工作,党员、发展对象、积极分子梯队结构合理;他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和主题党日活动共计15次,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他制定《考勤制度》《谈心谈话制度》,规范了支部日常工作;他与支委多次分头与国外党员谈话,充分了解身处国外的支部党员思想动态,确保“离境不离党”。在全体党员的共同努力下,支部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支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得以凸显。

支部中30名党员有担任汉语教师志愿者的经历,他们为传播中华文化贡献了青春力量;2019年支部党员毕业生中有六成以上从事教育行业,用实际行动为党的教育事业而奋斗。支部凝聚力强,被获评院级先进党支部,张哲也因工作突出、表现优秀先后被评为院级和校级优秀共产党员。

2017级汉硕党支部专题学习

立足岗位,读懂学生

兼职辅导员的双重身份就是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做老师的得力助手。曾担任研究生兼职辅导员的张哲,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协助辅导员老师管理来自韩国、泰国、印尼、俄罗斯、越南等40多个国家的172名国际学生,处理相关学生工作。学生工作琐事多,但张哲却能把琐事做得井然有序。他服务的对象是国际学生,国际学生的特殊性无疑增加了工作的难度。张哲在工作中积极克服困难,耐心与学生沟通,与学生建立了良好关系,结交了国际友谊,也赢得了老师们的认可。由于工作努力,表现突出,任期结束时被评为院级优秀兼职辅导员。

带领国际学生参加中山大学运动会

带领学生参加在粤国际学生交流活动并获一等奖

勇担重任,挑战自我

2018年初,中山大学国际汉语教材研发与培训基地临时缺少一名管理人员。张哲主动承担起基地行政秘书一职,协调各项管理事务。任职期间,共组织接待来自美国、韩国、泰国等24个不同国家,国内外30余所大学或科研机构的访客180余人次。他曾担任由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主办、中山大学承办的第二届“汉教英雄会”中部南部地区分区交流活动联络人,负责与分区10个省份35所高校联络,并参与活动的组织与筹备工作。“汉教英雄会”是一场针对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比赛,赛事筹备时间紧、任务急、难度大,但张哲在岗位上不畏困难,积极应对。最终,在全体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分区顺利完成任务,并获得国家汉办颁发的“优秀组织奖”。

学好专业,提高能力

虽承担许多事务性工作,但张哲时刻不忘学习本职。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语料库的汉语教材词汇多角度研究”,系统考察国际汉语教材,并在《国际汉语教育》期刊合作发表学术论文《国际汉语教材四十年发展概述》;参与教育部研究课题“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研究”,协助质化编码及学术文献翻译整理;为了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本领,张哲担任高级汉语写作课助教,协助任课教师处理日常教学事务,完成1学期32课时助教工作量;担任中级汉语写作课教师,独立完成1学期32课时的教学工作量,受到学生好评;因学习成绩优异,综合表现突出,张哲荣获中山大学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全专业成绩排名第二)、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全专业成绩排名第一)。

临危受命,不负所托

由于第二学年许多同学外派担任汉语教师志愿者,班内出现了班委缺额较多的情况。不是班委的张哲主动请缨,担任中文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负责人,协助老师传达通知、收发材料、安排各项工作。工作期间,服务2014级至2017级4个年级140余名中外同学,高效完成各项工作。张哲积极融入班级,承担班级事务,以实际行动为同学们服务,力所能及地帮助同学们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在院系调整的过渡时期,张哲积极了解同学们的诉求,并向院系反馈,对平稳过渡起到了促进作用。同学们有事情,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他。“自己操心,让别人省心”是同学们对张哲的评价。

深入基层,体察民生

为深入了解社会现状,张哲曾赴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河源记者站实习,担任全媒体记者,在一线参与多项新闻采编工作。实习期间,他跟踪报道河源市两会,撰写的多条简讯在《南方日报》刊登:采写“康养福地——来自东源康禾的系列报道”5篇,从交通、茶叶、温泉、民居、红色文化五方面呈现特色旅游小镇;采写“河源新型职业农民风采”6篇,深入报道“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典型代表和农业农村发展的带头人。11篇原创新闻报道在“南方+”平台发布,好评如潮。两个月记者生活让他对社会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

在河源东源康禾镇曲龙党支部采访

同学们常开玩笑说“张哲不是在工作,就是在去工作的路上”,“说话不多,做事踏实”是他给别人留下的第一印象,他说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来吧!”答应别人的事,他一定尽力做到做好。“做好自己,服务他人”是张哲一直坚守的信条,“求真务实,踏实工作”是他始终奉行的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曾说“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奋斗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生命力所在。”张哲也坚信,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守远大理想,扎根实际工作,敢于拼搏,乐于奉献,才能书写不负时代的青春华章!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