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上午,深圳市移植高峰论坛暨附属七院器官捐献登记系统启动仪式在我校附属七院举行。附属七院成为全国第三家,也是华南地区唯一一家在公立医院平台上推动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工作。
启动仪式现场
附属七院何裕隆院长指出,附属七院将依托中山大学医科的强大实力,持续加大投入,在深圳这座“志愿者之城”,为器官捐献这项“人间大爱”的事业贡献力量。
广东省卫健委巡视员刘冠贤指出,广东省器官捐献量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一,希望“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平台落地附属七院,能够依法执业,推动深圳乃至广东省器官捐献和移植事业健康发展。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会长王立基希望能够把海峡两岸器官捐献和移植的网络建立起来,实现器官互通与共享,把海峡两岸医疗事业的交流推向一个新的平台。
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赵洪涛介绍“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平台。“施予受”平台成立于2014年3月,是国内第一个器官捐献登记网站,目前已有73万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
中国器官捐献事业彰显文化自信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中国移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黄洁夫作《中国器官捐献移植事业彰显文化自信》的报告。报告指出,2018年,中国共完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6346例,共完成器官移植共20110例,位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黄洁夫说,“中国将在2020年实现以一种无可争辩的伦理学方式成为世界上第一器官移植大国,今天附属七院器官捐献平台的启动就是我们行动的冲锋号。通过器官移植推动学科发展,附属七院尽快成长为’参天大树’。”
无缺血器官移植时代的降临
论坛上,附属一院副院长何晓顺教授指出,器官移植已经进入了2.0时代。
2017年,何晓顺团队成功实施全球首例“无缺血”人体肝移植手术,创造了“不中断血流”的新纪录。该项新技术将使肝脏器官功能得到最大的保护,器官损伤将降至最低。这标志着,器官移植进入“热移植”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