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凝共识布新局 聚合力谱华章

肿瘤防治中心2018年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会召开

稿件来源:肿瘤防治中心 作者:肿瘤防治中心 编辑:徐津阳 发布日期:2018-03-15 阅读量:

2018年3月10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广州顺利召开。中山大学校长助理、科学研究院院长邰忠智教授,人力资源处处长栾天罡教授,以及来自泛中南肿瘤专科联盟医院代表应邀出席了会议。

百尺竿头思更进,策马扬鞭自奋蹄

邰忠智校长助理代表中山大学致辞时表示,本次研讨会召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够把思想与人心集聚起来,把行动统一起来。同时,邰校助对我中心近年来在医教研各项工作中所取得的优异成绩也表示充分的肯定。他提到,中心已经进入了国内肿瘤学领域的第一方阵,在兼顾社会服务的同时,在学科发展、科学研究方面都非常出色。邰校助表示,学校将一如既往支持医科和附属医院的发展,希望中心中心领导与全体教职员工,要继续凝聚共识、共同行动,利用好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团队组建上的资源和优势,把学科建设发展好,把诊疗水平提上去,把肿瘤防治中心这张名片擦得更亮。

凝聚共识布新局,齐心合力谱华章

徐瑞华院长就中心未来总体发展建设思路进行大会报告,他形象地从“去哪里、在哪里、怎么去?”三个篇章分别对中心实现“三最一流”目标的路径做了详细的描绘。对于“中心将来要去哪里?”,徐院长表示,中心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山大学“扎根中国大地‘双一流’大学”发展战略,到2035年要率先迈向世界一流的癌症中心前列(前5名),并在本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周年之际成为世界前3的顶尖癌症中心。对于“中心目前在哪里?”,徐院长表示,中心目前基本已实现了“国内三最”,可谓“高原已筑,高峰待起”。但徐院长亦强调,要实现“世界一流”,必须清楚认识到与国际一流标杆之间的差距。通过对标国际前三的肿瘤中心可以发现,我们在临床研究、新药研究、基础研究、临床诊疗规模/水平等方面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只有正视差距,找准定位,才能更好地筹划将来。对于中心未来的发展,徐院长强调,“我们处于一个最好的时代,要抓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机遇,努力做好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争创世界一流肿瘤中心”。对于“中心该怎么去?”,徐院长指出,要在发展过程中做好“抓重点、补短板” 战略。围绕以“人才”为核心的增量改革、以“资源”为核心的释能改革、以“效益”为核心的节能改革三个方面内容,通过七大专项改革任务,助力中心“三最一流”目标的实现。

展示奋斗新风貌,共筑时代新征程

武少新书记代表中心党委作党建工作报告。他首先传达了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会议精神,向大家阐明了学校“扎根中国大地,努力迈进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新时代奋斗目标以及“三步走”发展战略。随后,武书记对去年中心党委工作进行了回顾。他表示,2017年中心党委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召开中心第二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心党委、纪委委员,全面深化落实各项工作部署。同时,中心基层党建工作成效明显,“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在强化意识形态、发扬民主、党管人才、弘扬文化、服务群众等方面工作上得到有效加强和提升。展望2018年,中心党委工作将继续围绕中心“十三五”发展规划,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通过坚持“政治引领、思想引领、抓好基层党建、惩防并举、文化引领”五方面的举措,在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中担当起“国家队”的职责,发挥好带头和引领作用。最后,武书记勉励全体中层干部,要积极树立 “四种意识”,努力培养“四种能力”,自觉接受“四种约束”,大力弘扬“奉献、友爱、学习、改革”精神,为中心“三最一流”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携手并肩齐奋进,协力同心创未来

在大会安排的科室汇报环节,来自从各临床、平台科室中遴选出来的9位代表科室负责人,分别从医疗服务、团队建设、学术研究、制度创新等方面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他们科室的发展经验,以及对未来专科发展所描绘的蓝图展望。此外,马骏常务副院长,彭望清副书记,李升平、钱朝南、曾木圣副院长,丁朝霞总会计师分别就各其自分管的科研与绩效工作、党风廉政及文化建设、医疗管理工作、医学教育及信息化建设、基本建设与后勤管理、财务管理等作了年度工作报告,在回顾去年各项工作落实情况与取得成绩的同时,亦提出了各自分管领域在今年的目标和具体落实措施与部署安排。

会议最后,大会对2017年度科室工作量贡献奖、科技成果奖、IF20.0以上SCI论文奖、优秀科主任奖、科室综合目标管理一等奖等进行了现场颁奖。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7,中心全体职工众志成城,在医改的浪潮中砥砺前行,收获了累累硕果。2018,让我们凝聚共识,再谱华章,朝着“三最一流”的目标奋力前行,共同走向更为光辉灿烂的精彩明天!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