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Cell》编辑部特邀瑞士联邦理工学院实验癌症研究所(ISREC)的Douglas Hanahan教授和Joerg Huelsken教授同期发表了题为“A Subset of 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 Determines Therapy Resistance”的专题评述(链接:http://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18)30105-3)。该篇评述主要是针对我校孙逸仙纪念医院宋尔卫教授团队在《Cell》杂志发表的题为“CD10+GPR77+ 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 Promote Cancer Formation and Chemoresistance by Sustaining Cancer Stemnes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论文于2018年1月25日在线发表,一经发表随即引起了学界的高度关注。
在这篇专题评述中,Douglas Hanahan教授和Joerg Huelsken教授指出:“尽管肿瘤微环境中成纤维细胞存在功能异质性的现象被逐渐认可,然而缺乏明确标志物限制了对成纤维细胞不同功能状态的阐述。苏等人的研究鉴定了一个新的、促肿瘤化疗耐受的成纤维细胞亚群,并阐明了维持成纤维细胞这种促肿瘤表型的新的信号通路。”
评述中充分肯定了肿瘤微环境中成纤维细胞具有显著异质性的观点,并指出既往对于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异质性的研究仍然很不充分。简单、笼统地用“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来定义肿瘤微环境中的成纤维细胞掩盖了成纤维细胞的功能异质性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可能扮演的不同角色。评述指出,宋尔卫教授团队的这项研究成果是成纤维细胞具有显著异质性的重要佐证,为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功能异质性研究领域鉴定了一个重要的、新的成纤维细胞亚群。Douglas Hanahan教授和Joerg Huelsken教授表明,这项令人兴奋的研究成果引领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继续加强对不同恶性肿瘤类型中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的功能、起源以及可塑性调控的研究,将有助于人们提高对恶性肿瘤的诊断能力,并设计更有效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