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我校工学院智能交通团队助力2018春运

稿件来源:工学院 作者:工学院 编辑:蔡珊珊 发布日期:2018-02-14 阅读量:

工学院智能交通团队多年来立足交通管理与服务的现实需求,积极推动各项科研成果在行业的运用,构建了面向政府、行业以及公众的智能交通领域的技术应用、产品及服务体系。针对2018年春运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团队联合广东方纬科技、高德软件等智能交通领域高技术企业,积极推进城市交通大脑、交通仿真、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算法等最新技术研发成果的业务应用,为广东省乃至全国的春运工作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大数据分析保春运出行顺畅

2018年春运开始,智能交通团队与广东省交管局、高德地图、方纬科技组建“中大-高德联合实验室春运工作站”(以下简称“工作站”),进驻广东省交管局春运指挥部。利用高德地图和交管局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研判,持续关注和研究旅客春运期间的出行动态,为旅客平安、便捷回家保驾护航。

在春运大数据分析方面,工作站基于实时GPS数据对全省内6000余公里的高速公路网进行了拥堵情况分析,实时掌握高速公路是否拥堵、拥堵长度等动态信息。综合拥堵的时空分布特点,建议市民更好地规划出行,避开拥堵。工作站自进驻以来,日均发布道路管制、交通事件、路段状态等信息260条,日均服务出行880万起,预测并提前发布春运出行高峰,并成功预测了2月10日的出行高峰,为出行者在出行规划、在途指引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交通仿真保障春运疏运组织

智能交通团队和广州交委、广州交投联合研发的交通仿真系统,主要包括交通流仿真和行人仿真。其中,行人仿真主要对广州火车站内部及候车广场、附近地铁站、公交站场等区域的应急预案进行建模仿真,结合广州市重点人群监测系统,模拟分析广州火车站实时的情况。通过仿真技术推演人流发展的态势,采取有效的人流控制预案,并模拟各级管制措施执行与客流疏解的效果。

交通流仿真和行人仿真

以广州火车站为例,当系统播报当前客流数达到5万时,系统自动报警并申请启动5级预案;达到6万人时,启动4级预案;达到8万人时,启动3级预案,地铁飞站输送旅客到南站,高铁转运普铁旅客;达到10万人时,启动2级以上预案,开启琶洲异地候乘,由铁路部门发布退票信息,甚至分区域进行安置。

交通大脑协助春运组织与疏堵

由智能交通团队负责核心技术研发,方纬科技负责产品化应用的城市交通大脑自2017年起在安徽宣城试点应用,为道路交通精准管控提供了有力支撑。结合宣城往年春节交通运行特征,研发团队专门研发了春运版交通大脑,有针对性地增加了春运警力安排、高速进城交通量监测、回宣车辆监测比对、违法车辆监测等功能,有效协助宣城交警部门开展春运组织工作。

春运版交通大脑界面

2018年春运第八天,G50沪渝高速(安徽省宣广段)拥堵里程达13公里,成全国“首堵”。拥堵的症结在于高德、百度等导航软件的交通诱导(我们将这类拥堵称为“导航堵”)。借助宣城交通大脑数据,宣城交警立即发现了问题所在,在互通枢纽匝道处实行管制,并利用互联网、微信、微博发布路况信息,合理引导车辆行驶。同时,将相关情况反馈给导航软件,以帮助其在优化导航策略。目前,全国“首堵”的高速已畅通无阻。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