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至20日, 2017年中国生理学会心血管生理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生理学会循环生理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广东省生理学会联合承办,大会以“融合基础临床,推进转化发展”为主题,旨在探讨国内外心血管生理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增强基础与临床的融合,为广大心血管生理学专业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以促进我国心血管生理学的持续稳定发展和科研队伍的茁壮成长。中山大学副校长肖海鹏教授,中山医学院党委书记吴忠道教授,大会主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精准医学中心主任杜杰教授出席开幕式并分别致辞。中山医学院王庭槐教授担任大会执行主席并主持开幕式。
2017年中国生理学会心血管生理学术研讨会在广州顺利召开
王庭槐教授首先代表本届大会委员会向莅临大会的领导嘉宾、专家学者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指出,生理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在医学甚至整个科学领域中均有重要的地位,而心血管问题在我国乃至世界上均为主要的致命因素,对心血管疾病要作出更深入的研究,需要为心血管领域营造更好的学术氛围,作出更多富有价值的学术分享,并加强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融合和转化。因此本次研讨会特意邀请中山大学一院心外科吴钟凯教授,二院心内科王景峰教授同台演讲,以促进基础与临床两方面的交流。
肖海鹏副校长为开幕式致辞,他首先感谢中国生理学会循环生理专业委员会主办了这场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为心血管生理学的专家学者和青年人才提供了很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大会议题紧跟新时代的学科发展动态,关切该领域的学术研究前沿,令人期待。肖海鹏副校长指出,生理学的研究和发展与我们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最后,他预祝本届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吴忠道书记在致辞中,感谢各位专家学者对中山医学院学科建设的支持和帮助,他还介绍了学院“双一流学科”建设情况,并希望各位专家学者能多推荐优秀青年学者加盟中山医学院。
本次大会共邀请了来自英国牛津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南方医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广州体育学院、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苏州大学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南京医科大学、郑州大学、河北医科大学、宁夏医科大学、山西医科大学、西安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西南医科大学心血管研究所等30余家海内外高校、院所的108位心血管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和精英学者,围绕心血管生理学及其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作特邀报告、专题报告,同期组织青年优秀论文报告和评选。973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医学部唐朝枢教授,英国牛津大学科学家、英国皇家生物科学院院士、西南医科大学心血管研究所所长雷鸣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精准医学中心主任、北京市心肺血管研究所副所长杜杰教授等心血管生理学和相关领域的著名专家和精英学者莅临现场作特邀报告。
在大会报告单元,中山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王庭槐教授所领衔的研究团队作了题为《雌激素的心血管作用及其机制》的学术报告,报告了近年来团队所取得的研究进展和今后的研究方向。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主任、心血管医学部副主任吴钟凯教授作《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围术期多器官损伤与保护》学术报告,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王景峰教授作《心脏性猝死的防与治》专题报告。
19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医科大学肾脏病研究所所长、南方医院肾内科主任侯凡凡教授作了题为《急性心肾综合征的风险预测》学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