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下午,由中山大学科学研究院主办,土木工程学院承办,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山大学校友总会支持的中山大学学术论坛开讲。本次论坛邀请到了李焯芬院士和殷跃平研究员。中山大学副校长朱熹平、中山大学校友总会常务副会长李萍,广州市科协党委书记刘爽,土木工程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曹新出席本次讲座,土木工程学院周翠英教授主持。
朱熹平副校长致欢迎辞,热情欢迎李焯芬院士和殷跃平研究员来我校进行学术讲座,论坛报告主题所涉及的“一带一路”和地质灾害”均为事关国家战略的重大需求,对我校相关学科特别是土木工程学院的学科发展、科学研究以及人才培养等具有深远的意义。我校师生除了学习分享他们的学术研究,更重要的是向他们学习治学的方法和态度,学习他们对待学术、对待社会、国家这种强烈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李焯芬院士报告题目为““一带一路”的回顾与展望”,他首先讲解了古代路上丝绸之路的商贸与文化传播。李院士用大量的遗址、文物照片等珍贵的史料文献表现古代丝绸之路流行之广、影响之大,在当时表现出绝无仅有的作用,然后介绍了未来“一带一路”的世界范围基础设施建设、文明对话、合作前景。“一带一路”作为国家重点战略项目,增加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譬如巴基斯坦到新疆的油管道,建成后将源源不断地为中国提供石油等重要的发展所必须的资源,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中国企业建设的位于刚果河的水电站,建成后将可以为整个非洲供电,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李院士精彩的演讲让同学们对“一带一路”的历史与发展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加强了同学们对参与建设“一带一路”的责任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贡献的使命感,对国家近年建设发展的巨大成就产生了强烈的自豪感!
殷跃平总工程师的报告题目为“中国地质灾害理论与技术研究”,他向同学们科普了我国地质灾害基本类型及分布特征,让同学们对地质灾害的概念有了最基本的理解。同时,殷总工程师提出新颖的技术:建立现代化实时监测可视预警系统,研发高位泥石流新型组合防治技术如桩梁坝阻止巨石水及小石块流通,采用复式排导系统降低重建区的风险,向同学们介绍了城市区人工堆积体滑坡成灾机理及岩土工程风险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报告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摧残以及防护地质灾害前沿的理论和方法,激发了土木工程专业的同学们对保障地质灾害区人民安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主讲人简介:
李焯芬院士:土木工程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香港银紫荆星章获得者、美国富布尔特杰出学人奖获得者、中山大学顾问董事和名誉教授。
殷跃平总工程师: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总工程师、国际滑坡协会主席、中国工程院《三峡工程建设第三方独立评估项目》地质灾害工作组组长、汶川地震国家专家委员会成员、国务院深圳滑坡事故原因调查专家组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