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樟林古港田野工作室揭牌

稿件来源:历史学系 作者:历史学系 编辑:徐津阳 发布日期:2017-10-17 阅读量:

2017年10月12日,我校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樟林古港田野工作室揭牌仪式在汕头市澄海区樟林古港古码头举行。广东省副省长许瑞生、省政府副秘书长赵坤、汕头市郑剑戈市长,我校历史系主任谢湜一同出席了此次活动。

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樟林古港田野工作室揭牌仪式

2016年,在许瑞生副省长的倡导并亲力推动下,广东省开展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樟林古港是2017年南粤古驿道8处示范段之一,更是4个南粤古驿道出海口纪念地之一。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樟林古港田野工作室的成立,标志着继广州市应元路南粤古驿道展览馆之后第二个开放式南粤古驿道主题博物馆建设正式启动,将对樟林历史文化遗产的保育和活化产生积极的意义,对推动潮汕文化研究产生重要意义。

自1990年以来,我校历史学系、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一直在澄海樟林进行着实地调查、文献搜集和研究工作,将樟林作为南中国海及整个世界历史格局中的地方社会范本,研究其历史地理、社会经济、乡村生活、民俗文化、侨乡变迁、跨国网络,阐释其由港口到侨乡的地域历史过程,取得很多具有国际学术影响的研究成果,樟林研究也成为历史人类学田野考察和研究的经典案例之一。过去十年以来,我校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举办的“历史人类学高级研修班”、“客家文化研习营”、“田野与文献研习营:南中国海的历史与文化”等工作坊,一直将樟林作为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的重要考察点之一,目前已经成为从事华南研究的国际学术共同体学术友谊的汇聚点。

谢湜教授表示,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将积极投入工作室的建设,把樟林古港研究和汕头开埠城市史研究更加有机地联系起来,将工作室建设成为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的高地,并以此促进学校的学科建设、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据悉,目前我校陈春声教授、刘志伟教授带领的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团队,正推动侨批数据库的建设、汕头近代城市地图和城市历史地理研究,以及汕头埠街区历史时空重建工作。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