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至22日,中山大学2017年党外代表人士研讨班在河南红旗渠干部学院举行。我校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及青年骨干,各级知联会、留联会骨干等近40人参加了研讨学习。本次研讨班是继去年组织我校党外代表人士赴江西井冈山后的又一次培训教育创新活动。
中山大学2017年党外代表人士研讨班在河南红旗渠干部学院举行
开班仪式上,红旗渠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河南林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建勇介绍了安阳市、林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与红旗渠干部学院的基本情况,以及红旗渠的建设历史。我校党委副书记余敏斌作动员讲话,肯定了研讨班的必要性和创新性,并指出红旗渠精神的内涵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这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又与广东勤劳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相契合。他勉励参加研讨班的学员转换身份,明确定位,强化纪律,端正学风,把握实质,弘扬红旗渠精神,确保研讨班取得实效;同时希望党外人士围绕中心,立足本职,聚人心、聚智慧,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积极作为,为学校“双一流”建设作出贡献。
本次研讨班以多种形式展开。学员们参观了红旗渠纪念馆,了解了红旗渠建设的历史与概貌;听取了全国特级劳模、当年参与红旗渠建设的任羊成、李改云、张买江的先进事迹报告,与红旗渠建设亲历者互动;观摩了红旗渠分水闸及青年洞历史活动情景再现,感受红旗渠工程的伟大;听取了《红旗渠修建及其历史启示》的专题讲座;组织了激情教学,学唱红旗渠革命歌曲,接受精神洗礼。
通过专题教学、现场教学、体验式教学等多种形式,学员们收获良多。广东省政协委员、省政府参事、致公党南校区总支主委梁琦教授认为,红旗渠英雄为后代留下的不仅是红旗渠这一“中国水长城”,更是留下了实实在在的经济福源福祉,红旗渠精神将世代流传!无党派人士、广东省留联会理事庄菁认为,红旗渠之行不仅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像久旱的甘霖,再一次浇灌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田,并从心田里又绽放出一朵朵心花。九三学社南校区支社委员孙伟体会到,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越是艰苦的地方,越是复杂的环境,越是困难的事业,就越是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持。无党派人士、校知联会副会长吴传斌认为,要不忘初心、不畏困难,实事求是、不盲从虚夸,成就大业、科学规划,发扬红旗渠精神,攻坚克难,为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无党派人士、天河区知联会副会长黄怀球认为,民生、军改、医改、教改工程都是和广大人民群众血脉相连的千秋大业,每一项牵动全国的项目工程要实施、每一项牵动全国的改革要推进,都和当年红旗渠建设一样工程浩大艰巨,这就要求我们秉持科学的态度进行全方位调研和科学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