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第三届汇智公共经济学论坛”在我校珠海校区举行。本次论坛由上海汇智经济学与管理学发展基金会主办、我校国际金融学院承办,我校国际金融学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国际经济研究中心、《南方经济》编辑部协办,旨在分享国内公共经济学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并为该领域的优秀学者提供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平台。来自渥太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我校等高校的二十多位专家学者参加论坛。
汇智基金会理事、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黄少卿副教授主持了本次论坛的主题报告环节。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郑新业教授以《存在一个财政不可能三角吗?》为主题,用丰富的图表展示了当前中国的财税问题现状,深入探讨了减税、增加支出和控制债务之间的财政不可能三角,并对中国新时期面临的四重挑战进行了剖析,同时,鼓励青年学者以此为方向进行深入研究。渥太华大学的张永璟副教授以《公共选择理论与中国经济改革研究》为主题,回到微观个体行为角度来研究中国的制度变迁过程,回顾了公共选择理论的核心假设、核心逻辑和核心研究,并指出现有理论模型有所欠缺,进而说明了中国改革核心政治经济关系在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私人部门。两位在公共经济学领域的资深学者的报告,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
随后,会议进入论文报告环节,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李志青副教授主持。复旦大学张平博士报告了论文《中国城镇居民的房地产税纳税意愿——理论框架和不同减免方案下的模拟分析》,从房地产税纳税意愿的角度,分析了中国不同地区居民对房地产税的纳税意愿是否有差异,以及什么样的纳税方案符合当下国民的纳税意愿,并通过分析得出在人均价值减免的基础上,综合考量房地产税的财政能力及纳税意愿和纳税能力的一致性,人均价值减免的具体额度不宜过多。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张传勇副教授报告了题为《Capitalization of Transaction Taxes in Housing Markets: A Natural Experiment in Shanghai》的论文,通过上海普通房政策标准调整的自然实验,深入研究了房产税对房价资本化的影响和议价能力是否会对资本化过程产生扭曲。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吴小强博士报告了《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竞争研究:来自省级空间面板数据的实证》,论文基于省级空间面板数据,对中国地方债务的竞争行为进行了剖析,得出中国省级政府之间关于政府债务存在显著的竞争,并且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债务竞争之间存在着反向相关关系。期间,与会者对该文的模型设定、制度细节和文献基础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我校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梁平汉教授主持了下午第一场论文研讨。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叶兵博士报告了《中国县级层面财政政策的周期性研究》的论文,该文章基于县级层面数据,研究了财政政策工具与经济波动的关系,并从穷富县及冲击性大小的角度进行了异质性分析。香港教育大学吴木銮副教授展示了其论文《Framing China’s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 A Refined Fiscal federalism Model 》,文章主要对第一代、第二代财政分权进行了相关介绍,并对在中国是否应该实施地方分权的财政政策进行了探讨。中国人民大学张蕾博士展示了《油价变动因素:政府之手和市场结构哪个管用?》,该文对实际油价与最高批发限价产生偏离的原因进行了研究,验证了提出的四个假说,最后归纳出油价变动由市场结构所决定的结论。随后,与会者对文章提出了建议,为后续完善提供了方向。
中信出版社《比较》编辑部吴素萍副主编主持了第二场论文研讨。我校国际金融学院本科生颜诗凯报告了《中间投入品、贸易自由化与贸易收益——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文章通过构建合理模型,从企业微观角度定量测算贸易收益,得出了参与进口贸易的企业可以通过获得质量更好、价格更高、种类更多的中间投入品等降低生产成本的结论。与会者就报告中数据应用的影响展开了热烈讨论,吴素萍对本科报告者予以高度评价。国防科技大学鞠晓生副教授报告了《总部迁移能促进企业成长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文章研究企业总部为什么迁移及上市公司总部迁移对于企业成长的影响,发现更高的交易效率仍是目标城市的重要引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林相森副教授报告了《教育水平对我国老年人退休行为的影响》,对哪些因素影响老年人的退休决策、教育水平是否会对我国老年人退休行为产生影响进行了研究。
在论坛闭幕式上,黄少卿对论坛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期望;吴素萍与《探索与争鸣》编辑部李梅编辑表示,此次论坛为各位学者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学术交流与传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