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上午,由腾讯研究院、中山大学移民与族群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第二届互联网人类学研讨会暨2015年度中国田野调查基金·腾讯互联网人类学科研支持计划优秀成果报告会在中山大学文科楼拉开帷幕。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移民与族群研究中心主任周大鸣教授主持会议,腾讯研究院院长助理程明霞女士致辞。
周大鸣教授致开幕辞
会议分为研讨会和优秀成果分享报告会,聚焦互联网时代的人类学研究。在上午的研讨会上,来自腾讯研究院、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等教学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分享了自己新近的研究成果,探讨了互联网人类学背景下的民族志书写、农民工创业、网络社交等热点话题。其中,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赵旭东教授的主题报告《理解微信民族志时代的来临》从文化转型的角度对微信的革命性影响作了精彩的论述,显示了人类学者对互联网时代社会科学研究的把握与认识。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的曹小杰研究员接续赵旭东教授提出的民族志方法问题,探讨了互联网时代田野调查的入场及民族志书写的方法等重要理论问题。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的姬广绪研究员、涂炯老师和南开大学的刘华芹副教授各自分享了自己个案研究,从不同的研究视角探讨了互联网时代社会科学的可能路径。腾讯研究院的陆诗雨研究员分享了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做的在线音乐的社交报告,让与会的专家学者、老师同学体会到不一样的研究视角与路径。
程明霞女士被聘为中山大学移民与族群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在下午的优秀成果分享报告会上,来自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的八位同学对自己的田野项目进行了汇报,中山大学的姬广绪研究员和杨小柳教授做出了专业而犀利的点评。姬广绪研究员语气舒缓,娓娓道来,杨小柳教授则声音高亢,锋芒毕露。两位老师认为参会同学的报告主题新颖,都是非常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领域,但普遍的问题在于研究问题不聚焦,研究方法上对线上线下如何结合还缺乏清楚的认识,个案研究所呈现的事实性材料未能进一步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这些都有待于会后同学进一步修改完善。
最后,程明霞女士和周大鸣教授做了总结致辞。程明霞女士高度肯定与会同学的研究热情,期待同学们对各自的研究主题进行进一步的探索,提升研究方法和理论深度。周大鸣教授认为在互联网人类学研究这样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没有老师和同学之分,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存在,他鼓励与会的同学,欢迎他们进入到一片广袤的未开垦的处女地,只要能在这土地上坚持耕耘就一定会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