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学习延安精神 致力学校发展

学校举办2016年院长(系主任)延安研修班

稿件来源:党委组织部 作者:党委组织部 编辑:金凤 发布日期:2016-08-27 阅读量:

8月21日-25日,由学校党委书记陈春声教授带队,来自全校文理医工各学院的38名院长(系主任)和4名二级党组织书记,在延安大学泽东干部学院参加了为期5天的研修班。

从1935年10月19日红军长征到达吴起镇,到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在吴堡县川口东渡黄河,党中央领导机关在陕北经历了12年5个月的革命斗争,期间约10年时间在延安办公。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党中央立足陕甘宁边区根据地,领导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延安举行了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和党的七大等一系列重要会议,开展大生产运动,奠定了建立新中国的基础。学校组织这次延安研修班,旨在学习红色文化、传承延安精神,以革命传统激发各位同事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使命感,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凝聚学校发展共识。“这次研修班是学校的‘自选动作’,充满远见、富有深意,我们一定要把握机会。”开班动员会上,研修班班长、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院长肖滨说。

研修班学员到达延安当晚,陈春声书记为大家做了题为《珍惜中大红色基因 确保学校行稳致远》的专题报告。“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夺取全国政权道路上最关键的阶段,延安精神对于执政党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在专题报告中,陈春声书记介绍了1949年以前中国共产党在中山大学的革命活动,回顾了学校血脉中的红色基因,并将学校的红色基因与延安精神结合在一起进行诠释。他指出,大学的文化传统与历史记忆的建构密不可分,大学发展要力求行稳致远,而持中守正是应有之义,大学的管理者要坚持大学精神,力求脱俗而超越。他鼓励研修班学员,“以创业的精神面对学校发展新阶段的挑战,培育家国情怀,力求行稳致远。”

陈春声书记做专题报告

学习期间,延安大学政法学院高尚斌教授做了题为《党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的专题报告,系统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度过的革命岁月。延安大学泽东干部学院院长拓宏伟教授做了题为《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的专题报告,立足现代社会语境,解读延安精神的当代价值。

延安大学高尚斌教授做专题报告

南泥湾现场教学

学员们参观宝塔山

本次研修班培训形式多样,除专题报告外,更多地采取现场教学方式。学员们先后参观了革命圣地宝塔山、延安革命纪念馆、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插队的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和南泥湾等地。每到一处,授课教师进行现场讲解,带领大家身临其境地回顾革命历史、致敬革命传统,生动而富有内涵的讲解时常让学员们陷入沉思。研修期间,学员们还通过激情教学,学唱延安革命歌曲和陕北民歌。

行车途中,学员们纷纷就参观和学习感受发表见解,通过“巴士课堂”的形式分享心得、交流看法。几位二级党组织书记表示,这次延安研修班的学习对今后如何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如何进行形式创新和思想传承具有积极启示。中文系系主任李炜教授带领大家合唱中大校友冼星海作曲的《保卫黄河》,并介绍了冼星海作为人民艺术家的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赢得阵阵掌声。

研修期间,学员们还利用晚上时间进行了分组讨论,畅谈学习习近平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和延安精神的学习体会。三组组长、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邓少芝说:“我从大学阶段入党到现在,信念从来没有改变。这次延安学习,最深刻的感触就是工作中要做到:一是要有思想,二是要有斗志,三是有精神。”在珠海校区工作的院长(系主任)们谈到,党中央在延安时期的革命事业能够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坚持理想信念、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对比当下,现在珠海校区的建设虽存在一定困难,但同党中央在延安时的条件相比要好得多。大家纷纷表示,返校后一定会发扬延安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尽最大努力把学院的各项工作开展好、落实好。

在25日上午举行的结业仪式上,陈春声书记表示,这次研修班最大的特点是走进“历史现场”,感受延安精神,对党长期执政的历史文化基础、思想政治基础和群众基础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与认识。他要求,全体学员把在延安学习的收获转化为做好工作的长期动力,以更开阔的胸襟、更高的眼界、更宽的视野把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延安大学党委副书记田伏虎在讲话中回顾了延安精神的核心内涵,并欢迎更多中大师生到延安来考察、进修和学习。四位学员代表和班委在交流发言中说,延安的革命传统和红色文化在学科建设、学院工作、学校发展中都具有明显的时代价值,大家一定会弘扬延安精神,在工作中持中守正、行稳致远,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做出更多努力和更大贡献。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