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中山医学院、热带病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人类病毒学研究所在我校广州校区北校园联合举办了寨卡病毒学术研讨会。我校副校长、中山医学院院长黎孟枫教授,中山医学院党委书记吴忠道教授,珠江学者黄曦教授,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获得者项鹏教授作为讨论嘉宾出席了会议,省内相关领域专家和研究生共20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山医学院副院长、人类病毒学研究所所长张辉教授主持。
寨卡病毒学术研讨会现场
2015年,巴西等多个南美洲国家爆发了寨卡病毒疫情,引起了全球关注。我国也已发现5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2007年以来,全球共有48个国家或地区报告寨卡传播流行。目前,有关寨卡的早期诊断、病原学、传播媒介、致病机理及药物等方面还存在许多未知的问题有待攻关。为应对寨卡病毒这一典型的热带病已经来到我国的严峻形势,召开此次研讨会,共同探讨相关议题,为我国寨卡防控提供支撑。
此次会议特别邀请了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副院长张复春教授做了关于寨卡临床研究进展的报告。张复春教授介绍了我国第二例、广东省第一例寨卡病例的发现、临床表现和诊疗情况,以及广东寨卡流行的风险评估等内容。中山医学院朱勋副教授、郑小英副教授、柯琼博士和潘婷博士分别作了寨卡的病原学研究进展、传播媒介伊蚊及其防控研究、小脑症分子遗传学基础、抗寨卡病毒药物研发策略等的专题发言。与会人员就寨卡病毒的传播途径,寨卡病人解除隔离及出院的标准、临床发病规律,寨卡病毒感染的靶细胞、新药和快速诊断试剂研发等问题开展了热烈讨论,并结合中山医学院热带病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基础,提出了组织跨学科联合攻关的建议,以充分发挥我校在热带病防治研究方面的学科优势,为我国寨卡防控提供技术支撑,为守好中国的南大门作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