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我校中文系主办的第四届全国中文学科博士生论坛在我校南校区顺利举办,来自全国两岸三地51名优秀的中文学科博士生济济一堂,交流切磋,共襄盛举。
论坛为期3天,8个常规分会场讨论和1个竞赛专场讨论依次进行。与会博士生对自己的论文进行汇报展示,评委老师分别点评,旁听人员参与互动,认真探讨,气氛热烈而友好,碰撞出了思想的火花,参与者纷纷表示获益良多。
与会师生于中文堂留影
本届论坛在收稿阶段共收到了来自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全国各地多所知名高校的三百多份论文摘要,论坛主办方采取“双向盲选”的评审方式选出了50余篇论文参加会议,又从中择优选出7篇优秀论文,参与今年新设立的“竞赛专场”。在这一会场上,来自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全国顶尖高校的优秀博士生进行了精彩的报告,展示了我国中文学科优秀博士生的学术风采。报告结束后评审组经过审议和商定,最终决出本届论坛的3名优胜奖获得者,其余4篇论文则获提名奖。
全国中文学科博士生论坛旨在为全国中文学科博士生提供一流的学术平台,到今年已是第四届。据悉,该论坛已有16年历史,其前身为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研究生学术研讨会。自2010年起开始在广东省范围内征集论文,通过汇编文集、现场讨论,交流学术成果,探索出博士生培养的新途径。自2012年以来,中文学科博士生论坛征文范围拓展至全国。
本届论坛在平台的搭建上可谓更上一层楼,在传承优良传统的同时,也呈现了新特点和新发展。其一,一如既往地保持了朴素专注的学术风范。在形式上尽量简约,把更多的时间集中在学术交流和讨论上。其二,质量高,把关严。论坛收到全国53所大学博士生的论文提要309份,其中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及我校超过20篇,所收论文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远超往届。论文评审环节采用双向匿名评审制,每篇论文的宣读、讨论时间规定为35分钟,确保公平竞争。其三,开放、自由的交流氛围。以交流为核心,为自由的学术讨论创造宽松的环境,参会人员精彩互动。
切磋琢磨,竿头日进。本届论坛在以往的基础上走得更远,为两岸三地的中文学科博士生搭建一流的学术交流平台,符合大家探讨切磋的强烈愿望,得到广大学子和专家学者们的大力支持,也为我校中文学科在全国同行中展示并进一步树立良好形象做出了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