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位因“先兆流产”的孕妇在我校附属第一医院分娩出一名胎龄25+2周、身长29厘米、体重仅550克的“袖珍”男婴。据了解,这是目前广东胎龄最小、体重最轻的新生婴儿。
广东最“袖珍”宝宝在我校附属第一医院抢救成功
这名来自广东佛山的孕妇在怀孕5个多月时因为“双胎输血综合征”出现早产迹象入住附属一院产科,并于1月15日分娩出这位超低胎龄、超低出生体重早产男婴,出生时男婴的体积仅有巴掌大小。
由于胎龄不足,刚出生的“袖珍宝宝”被立即送到新生儿科抢救,为确保成长环境与母亲子宫最为接近,医务人员将“袖珍宝宝”放入模拟宫内环境的保温箱中继续补足“胎龄”,并为他制作了舒适的“气垫床”和模拟宫腔环境的“鸟巢”,让他平稳度过了死亡率最高的出生后第一周。
据介绍,“袖珍宝宝”出生时全身营养和发育状况很差,呼吸急促,不断地发出呻吟,多个脏器和部位发育极不成熟,尤其是呼吸和免疫功能低下,情况十分危急。附属一院儿科学科带头人庄思齐教授、新生儿科主任李晓瑜副教授、区长余慕雪副教授、李易娟副教授等专家参与救治。专家们使用严密监控呼吸、个体化精细调节呼吸机参数、合理多次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及配合其他药物的先进疗法,严格床边隔离制度、无菌技术和手卫生制度,保证了该患儿未发生严重感染并发症;密切观察患儿的双眼视网膜血管发育,并为患儿实施了双眼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治疗,有效防治了早产儿视网膜病致盲的严重后遗症发生;给予喂养训练,从非营养性吸吮到用棉签蘸着奶让患儿吸吮,从每餐0.5ml奶逐步增加到每餐40ml的奶量,38周已经能自己每餐吃完65ml奶。在合理静脉营养加精心肠内喂养的双重照料下,患儿体重生长曲线很快从出生时的第3百分位点追赶到正常生长曲线25百分位,41周体重已有3380g,较出生时增长了5倍多,并于近日康复出院。
据了解,超低胎龄是指出生胎龄小于27周,超低体重是指出生体重小于1000克。庄思齐指出,早产儿的出生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死亡率则越高。我国早产儿的发生率约为8%~10%,死亡率为12.7%~20.8%,而体重小于750克、胎龄小于26周的死亡率高达90%以上。他表示,国内大部分超低胎龄超低出生体重的极早产儿在出生后几天内就死亡,少数存活者发生后遗症的比例也很高。国际上也报道这类极小早产儿即使存活者,不少都有慢性肺部疾病、脑瘫、失明、体格发育落后等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