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奖”是中国政府授予来华工作外国专家的国家级最高奖项。每年一度,由国家外国专家局负责组织评选。用以感谢和表彰外国专家在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技术、教育、文化等建设事业以及人才培养中所作出的突出成绩和奉献精神。2014年,全国共评出100位获奖人。由我校推荐的巴里·马歇尔教授喜获2014年中国政府“友谊奖”。
演讲中的巴里·马歇尔教授
巴里·马歇尔教授是西澳大利亚大学“马歇尔感染性疾病科研及培训中心(Marshall Center for infectious Disease Research and Training)”的创始人。该中心主要进行各种感染性疾病的研究及监测,同时还进行以幽门螺杆菌为载体开发感染性疾病的可食用疫苗研究以及从植物中提取新型抗感染药物的研发工作。他于2005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其主要成就在于发现了幽门螺杆菌是导致消化性溃疡的原因,并进一步阐明了幽门螺杆菌在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中的作用,以及通过抗菌药物治疗后溃疡可以痊愈。马歇尔对华友好,积极推动中澳医学合作,特别是抗感染研究在中国的开展。他多次访问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受聘为汕头大学、四川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的名誉教授,举办了多场学术讲座,分享抗感染治疗研究的前沿知识。鉴于其在该领域内的学术成就和地位以及为提高中国科研水平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巴里·马歇尔教授于2011年12月成功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马歇尔教授一直致力推动我校与西澳大利亚大学的合作。2012年5月,在马歇尔教授与中山大学药学院徐峻教授的推动下,由西澳大利亚大学药理学院和中山大学药学院共同合作的Strengthening collaboration with Sun Yat-Sen University on novel chemical drug development against H.pylori infection项目获批由澳大利亚创新、工业与科研部牵头的中澳科研基金,自此开创了西澳大利亚大学与中山大学科研合作的序幕。同年6月,马歇尔教授邀请中山大学徐峻教授赴澳访问,双方决定在中山大学药学院成立Barry James Marshall 抗感染药物研究中心(BMRC)。2012年7月马歇尔教授指派其助手Dr. Lu来访中山大学药学院开始针对H. Plylori的靶标进行筛选工作,并提供幽门螺杆菌体库,促进了抗感染药物筛选研究的进展。同时,马歇尔教授致力于中澳科学家及学者之间的交流,12月22日由中山大学药学院与西澳大利亚大学马歇尔感染性疾病科研及培训中心共同承办的中澳抗感染药物学术研讨会在中山大学药学院召开,双方相互交流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及药物筛选的科研成果,还共同探讨了抗感染药物筛选研究的部署。2013年,马歇尔教授代表西澳大利亚大学与我校药学院签署“共建中山大学药学院-西澳大利亚大学Barry James Marshall抗感染药物研究中心(BMRC)”的合作谅解备忘录,深化双方在抗幽门螺杆菌药物筛选的合作,该项合作推动了我校在抗感染药物的研发工作。
我校引智工作近些年发展迅速,中国政府“友谊奖”的殊荣既是对我校目前工作的肯定,更是为我校引智工作的未来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