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上午,教育部直属高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关工委”)第四协作组2013年工作会议在我校怀士堂召开。教育部关工委秘书长赵晖、广东省关工委副主任陈坚、广东省教育厅关工委执行主任梅树德、我校党委书记郑德涛等领导出席会议,来自9个省市14所高校的关工委代表,广东省关工委、广东省教育厅关工委、华南理工大学关工委、中山大学有关单位负责人共50余人与会。会议第一阶段由我校党委副书记、关工委主任李萍主持。
教育部直属高校关工委第四协作组2013年工作会议在怀士堂召开
郑德涛书记致欢迎辞。他代表学校对前来参会的领导和来宾致以热烈的欢迎!他指出,关工委工作是学校党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衷心感谢关工委老同志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支持和所付出的辛勤劳动,我校老同志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围绕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发挥他们的政治优势和经验优势,在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形式、内容上进行创新,成效明显;在职同志要进一步重视和支持关工委的工作,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工作体系调整到位,对老同志关心下一代工作支持、服务到位。
赵晖秘书长代表教育部关工委对会议召开表示祝贺,认为此次会议是一次分享、学习的机会,也是一次为即将召开的全国高校关工委工作会议进行调研的机会,就关工委工作中如何争取在职领导的重视及发挥其领导作用的问题与代表们进行了探讨。她提出,当前意识形态上的复杂形势和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复杂态势,要求关工委需要进一步增强责任使命感和危机感,不断总结经验的同时增强交流和协作。她还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本月底将于北京召开的全国高校关工委工作会议的主题、思路、任务等情况。
陈坚副主任指出,广东省教育关工委特别是高校关工委是省关工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省关工委中组织比较健全、工作比较活跃的关工委组织之一,在广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总结出我省高校关工委注重班子建设、注重调查研究、注重创建工作品牌的三大特点。
梅树德主任向会议介绍了广东省教育厅关工委为贯彻两个“20号文件”(即 “教党[2009]20号”文和 “粤办发[2008]20号”文)所开展的各项工作,认为此次会议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教党[2009]20号”文精神为主题,立意高,非常好。此外,他还概括了广东省高校关工委工作建设的良好形势以及存在的问题。
会议第二阶段由我校关工委副主任张荣芳主持,各高校关工委交流工作经验。
同济大学关工委向中山大学关工委赠送“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书法作品
我校关工委副主任许发茂、北京师范大学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尹冬冬、北京科技大学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陈世禄、北京中医药大学关工委秘书长杨洋、北京化工大学关工委秘书长高红峡、中央财经大学关工委负责同志景致、东北师范大学关工委主任周敬思、同济大学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金正基、华东理工大学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张东山、西南交通大学关工委副主任许玲、南京农业大学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倪桂芝、陕西师范大学关工委秘书长上官养志、兰州大学关工委秘书长王文贵、华中农业大学离退休处副处长易国顺等会议代表分别结合本校实际和经验,先后向大会介绍了本校关工委的工作情况,提出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分享了各自的工作经验,并进行了讨论和交流。
最后,我校党委副书记、关工委主任李萍发言,表达了她对老同志投身于关工委工作的由衷敬意和衷心感谢。她接着会议研讨的思路,提出了她思考的三个问题与大家分享:一是怎样理解主导和主体的关系,关工委的现职领导要从服务国家发展、服务大学发展的大局来发挥主导作用,紧紧依靠老同志的主体地位、发挥老同志的政治经验优势来开展工作;二是怎样选择关工委工作的抓手,各高校要根据自身的特点与优势,以创建自己的工作品牌作为开展工作的抓手;三是怎样夯实关工委工作的基础,高校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基础在院系,院系是大学教书育人的基本单位,我们应该把人才培养的理念融入到大学的日常工作中去。李萍副书记的发言受到与会代表的肯定。
当天下午,代表们参观了我校陈寅恪故居、图书馆、老年干部活动中心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