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马骏常务副书记、副校长带队赴云南省凤庆县开展党建结对共建工作

稿件来源:校工会 编辑:王冬梅 发布日期:2022-04-14 阅读量:

中大新闻网广州4月14日电(通讯员陈保瑜、张一航)4月7日至10日,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马骏带队前往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开展中山大学与凤庆县党建结对共建工作,并就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行调研,进一步推进定点帮扶凤庆工作。临沧市委副书记杨宇、市政协主席李银峰,凤庆县委书记陈礼军、县长谭波等市县领导,学校挂职凤庆县副县长张哲、驻凤庆县红塘村第一书记张良友,学校有关部门、院系相关负责同志一同参与调研及帮扶工作。

4月8日,党建结对共建座谈会在凤庆召开(来源:校工会)

4月8日上午,凤庆县委、中山大学党委党建结对共建座谈会在凤庆县会展中心报告厅举行。凤庆县委书记陈礼军介绍了凤庆县乡村振兴工作情况。我校国际翻译学院党委书记王琤,哲学系教授、专任教师第二党支部书记周春健,分别就高质量开展结对共建、促进校地合作进行交流发言。临沧市委副书记杨宇代表市委市政府对中山大学长期以来对临沧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指出此次“结对共建”是中山大学推动帮扶工作往深里走、往实里走的务实举措,希望凤庆以“结对共建”为新起点,奋力推动乡村振兴成为全市典范、走在全省前列;努力把中山大学帮扶临沧的工作做成“校地合作”的典范。马骏常务副书记、副校长表示,中山大学作为帮扶单位,很荣幸能见证和参与凤庆县的进步和发展。今年,中山大学会同凤庆县研究起草了党建结对共建实施方案,遴选了7对党支部开展党建结对共建,并明确了共建主题、任务清单和实施步骤。他对做好下一阶段工作提出要求: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二是要找准切入点,注重工作实效,切实把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发展优势;三是要加强组织保障,不断总结提高,为凤庆乡村振兴做出中大贡献。会议还对凤庆县和中山大学“结对共建”的7对党支部进行了授牌。

会上,中山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马骏作了题为《高质量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的专题辅导。马骏围绕新形势下乡村振兴阶段对“三农”工作深层次思考,深刻阐释了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意义、基本内涵和路径,从产业发展、生态宜居、教育保障、医疗保障、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并就发达地区乡村振兴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可借鉴的经验、需要关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

4月8日,马骏常务副书记、副校长为凤庆县全县领导干部作专题报告(来源:校工会)

调研期间,马骏常务副书记、副校长一行前往凤山镇红塘村、大寺乡马庄村、雪山镇中山村等地调研党建结对共建开展情况,前往县人民医院调研医疗帮扶成果,前往凤庆县大摆田茶厂、云南一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小湾镇锦秀村等地考察产业帮扶情况。马骏常务副书记、副校长在调研期间还看望了我校在凤庆县的挂职干部、派驻医生、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等。

4月9日,调研组到凤庆县大寺乡马庄村调研党建结对(来源:校工会)

在此次帮扶行动中,学校各共建支部围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主题,充分发挥支部共建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党委组织部推动支部共建结对,并带头开展干部培训、挂职等活动;药学院指导核桃蛋白粉研发和药材种植,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哲学系为文化振兴出谋划策;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开展乡村建设规划,助推凤庆打造美丽乡村;国际翻译学院为大摆田完小设立“翻阅奖学金”、捐赠“教室亮化和桌椅更换项目”,并开展“云支教”;附属第六医院、附属第七医院通过义诊、带教、培训,让茶乡人民在家门口就能看上“中山医”。

文稿终审:校工会 许东黎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