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乡村振兴中大故事】黄雪琼:接力守护凤庆儿童的最美医师

稿件来源:校工会 编辑:王冬梅 审核:孙耀斌 发布日期:2023-03-29 阅读量: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陈保瑜、罗毅)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主治医师黄雪琼在云南省凤庆县人民医院进行医疗帮扶。


2022年11月,黄雪琼接过柯志勇医生医疗帮扶凤庆的接力棒来到凤庆县人民医院儿科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定点帮扶,同时挂职儿科主任。入凤之前,与之前驻科帮扶专家进行了交接,详细了解了县医院儿科的基本情况和之前的帮扶成效,明确了驻科后的帮扶改进重点。入科后,结合县医院儿科基本情况和该科室在县域内所承担的医疗功能,针对性制定帮扶计划,落实重点。

黄雪琼在授课中

规范整改提质量

在帮扶期间,黄雪琼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积极主动投入到医疗教学、技术帮扶工作中。每日参与临床一线的带教查房工作,帮助当地医护人员提高医患沟通能力;组织危重患儿的抢救和疑难病例的讨论,规范用药合理性,拓展临床诊疗思路;通过与科室医生相互探讨临床工作经验,更新科室管理理念,针对特殊病例制定符合县域本土的诊疗规范;以PPT讲义、现场教学形式定期进行业务培训,提高科室医生查阅资料积极性,使科室医务人员的操作技术和理论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黄雪琼带教查房

合理规划助发展

帮扶期间,黄雪琼不断帮助科室完善管理制度,结合科室发展的需要,完善管理流程,落实诊疗规范。结合科室亚专业发展,帮助年轻医生进行职业规划。在科室大部分人员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为缓解科室人力不足的压力,黄雪琼主动参与科室轮班,无私奉献,勇于担当。

言传身教提操作

帮扶期间,除了参与科室日常工作外,黄雪琼还组织医生进行腰穿、骨穿、脐静脉穿刺等操作培训,对部分技术操作手把手带教,通过操作示范提升培训实效。在黄雪琼的不断努力下,该科室收治疑难、特殊病人能力增强,并且在临床上运用了更多的新知识、新技术,持续提升当地医疗质量。

黄雪琼指导骨髓穿刺术和腰椎穿刺术

黄雪琼指导深静脉置管术和脐静脉置管术

全县帮扶一盘棋

黄雪琼坚持不定期到县妇计中心、县中医院开展带教查房、疑难讨论及技能培训。每周对凤庆儿科医师进行专题讲座或者技能培训,授课范围广,内容丰富,既科学严谨又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通过规范诊疗流程,使得部分病例在县域内可以进行同质化诊疗,大大提高了基层儿科医疗诊疗服务水平。

积极开展新技术

黄雪琼在帮扶期间将新技术、新技能引入凤医,带领凤医儿科开展了县内首例CVC中心静脉置管术、胸腔穿刺抽气术,指导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术,并对腰椎穿刺术、骨髓穿刺术、气管插管术等操作进行了规范。还对危重病人的抢救流程进行了规范,包括对急救物品的准备,乃至位置摆放都进行了详细指导。

黄雪琼授课

妙手回春战病魔

据黄雪琼回忆,去年新冠疫情高峰期一名8个月大的患儿因“咳嗽10天,发热3天,气促1天”由外院转至凤庆县人民医院儿科。接到电话后,黄雪琼立即到科室参与急救,对患儿进行吸氧、限液、利尿、抗感染、减轻炎症反应、免疫支持等治疗。她每天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不断调整治疗方案,耐心地向家属讲解疾病发展、治疗情况以及护理注意事项。经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患儿康复出院。

黄雪琼帮扶期间住院查房(普儿和新生儿) 396人次,门诊看诊150人次,开展了多项新技术、新项目、新业务,填补了儿科在中心静脉置管治疗技术、胸腔穿刺抽气术上的空白。凤庆县人民医院儿科纪元红主任说:“黄老师自11月来到我们科,对我们科从医疗上、手术操作上、业务学习上,还有管理上给予了全方面的帮助。通过她的帮扶,让我们在科室的管理、业务能力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升。”

赴凤庆之前,学校及医院的领导嘱咐黄雪琼要全力以赴做好帮扶工作,不仅要按计划实现帮扶的各项目标,更要把真正的技术留在凤庆,造福凤庆人民群众。黄雪琼牢记嘱托,出色完成了任务。面对这些帮扶成绩,她谦虚地说,中山大学对凤庆的帮扶是全方位的,医疗帮扶只是其中一项,而她也只是医疗帮扶中的一员,做的都是自己分内的事。她相信通过校地双方的不断努力,凤庆会越来越好。

文稿终审:校工会 许东黎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