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考察座谈会在我校召开

稿件来源:中国语言文学系 编辑:王冬梅 审核:孙耀斌 发布日期:2023-03-29 阅读量:

中大新闻网广州3月29日电(通讯员卢真)3月25日下午,文化和旅游部政策法规司二级巡视员陆文捷一行来到中山大学中文系,对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进行考察调研。


参加调研座谈会的人员还包括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政策法规处处长王晓宇、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规划处副处长王辉,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政策法规处处长梅昀、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武晨、政策法规处副处长高军,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处处长张伟,中国语言文学系党委书记王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俊华、副主任刘晓春、副主任陈志勇、以及团队成员董上德教授、孙九霞教授、倪彩霞副教授、孔庆夫副教授等。会议由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晓春主持。

座谈会现场

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处张伟处长首先汇报了中山大学近年来在校园建设、学科建设、科研平台建设等方面的相关情况,表达了学校对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申报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的支持和重视,后续学校将进一步抓好条件建设和能力建设,不断完善机制,为研究基地的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党委书记王琤介绍了中文系的非遗、戏曲研究、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的教学科研团队,中国非遗研究中心联合旅游学院、艺术学院等院系共建研究基地,既体现了中心作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责任和担当,也是加强学校基础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学科的重要举措。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俊华以“固本强基,守正创新”为题做了工作汇报。汇报从基础与优势、定位与对策两个方面展开,介绍了中心成立的历史、团队架构、非遗专业科研和人才培养成果、学术交流和社会服务的情况。近年来,中心依托《文化遗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两个平台,形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理论与学科建设研究、战略与政策研究、保护和利用的实践研究三个主攻方向。未来中心将立足主攻方向“非遗保护的国家战略”,拓展跨学科研究,争取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非遗保护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智库平台。

随后,与会人员就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建设相关问题展开讨论。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规划处副处长王辉、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政策法规处处长王晓宇、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武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政策法规处处长梅昀先后发言,就研究工作在非遗保护中的重要角色达成高度共识,并肯定了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所取得的成果,对未来基地的发展和具体合作提出了诸多设想和建议。此外,文化和旅游部政策法规司二级巡视员陆文捷主持开展了对《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管理办法(试行)》的意见征集议程。

在总结发言中,陆文捷巡视员以“全过程、全系统、全要素”高度评价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的建设和发展,介绍了文化和旅游基地的“共建共享”发展思路和四个常态化任务,对学校层面的配套制度支持和建设提出了期待。

会后,与会人员还参观了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陈列室和资料室。

文稿终审:中国语言文学系 王琤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