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南方日报】第十二、十三届省政协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学科带头人成守珍:用行动践行南丁格尔精神

稿件来源:南方日报 2023-12-28 第A05版 作者:马瑞婕 编辑:王冬梅 审核:孙耀斌 发布日期:2023-12-29 阅读量:

口述时间:2023年10月19日

口述地点:南丁格尔工作室

她一路奔波——从广东到湖北,从中国到塞尔维亚,在新冠疫情袭来之际,挺身而出。

她踏遍高原戈壁援疆援藏,多次冲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线,在国内率先应用了密闭式人工气道护理技术。

她是第十二届、十三届省政协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学科带头人,第48届国际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成守珍。

在护理工作岗位上坚守半个世纪,亲历改革开放45年护理职业变化,她说:“在改革开放大潮下,专科护理跑出了飞一般的速度。”

“做有深度、有温度的护理人”

南方日报:作为改革开放的亲历者,您亲身体会到广东在医疗等民生领域取得了哪些巨大进步?

成守珍:我在上世纪90年代来到广东,亲历了国家改革开放带来的实惠和变化。作为医疗领域一线工作者,我长期从事呼吸与危重症护理工作,体会到我国医疗技术的飞速进步。

上世纪80年代初,国内诊疗服务能力、技术水平持续提升,但设备条件依然薄弱,当时我们只有几台笨重的呼吸机,功能单一。如今,我国无论是检查仪器还是治疗设备都非常先进,大大提高了对患者生命的挽救成功率。

南方日报:回首投身护理工作岗位这42年,您对护理人这个身份有怎样的理解和认识?

成守珍:我从19岁便踏上护理工作岗位,选择到呼吸与危重症病房工作,在充满挑战的专业路上,真切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坚强。身为一名护士,遇到过不被理解、不被认可的情况,但我还是不断地努力证明护理是一个崇高的职业,因为我们是在跟生命打交道。

一路砥砺前行,我从中专毕业的小护士成长为一名博士生导师,在这里面有汗水泪水,也有欣慰和喜悦。

我依然清晰地记得,2014年,我参加国家医疗队前往西藏帮扶支援,摔倒在大雨泥泞的藏区山路上,腰椎骨折,躺进了ICU。当时,邻床的一名藏族女孩病情危急,我和我的同事就在ICU里指导当地医护为她做手术,这是西藏山南地区开展的首例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手术整整进行了8个小时,我们一直陪着,直到这个女孩转危为安。

不仅是我,在我们南丁格尔工作室,有一本本护士札记,不少护士都留下了感言。我看到一位护士长写道:“如果让我再做选择,我还是会选择护理专业。”这就是我们许多护理人的心声,坚持做好这份普通又崇高的职业。

南方日报:在培养更多高水平、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方面您有什么样的打算?

成守珍:作为医务人员,我们要不断丰富理论实践经验,做到心中有目标、手上有技术、脚下有力量。

护理作为一级学科,无论是临床实践、人文关怀还是团队管理,都需要形成一套理论体系。为了把专业做深做透,我选择长期扎根在呼吸与危重症护理方向,主编国家“十一五”至“十四五”重症护理系列教材及专著20余部。

未来,我还希望推动更多呼吸及危重症方面的共识标准与国际对接,而这一切的基础在于对高水平护理人才的教育与培养。日常与年轻护士交流时,我经常说,护士工作看上去很平凡,但是把这些平凡的工作做好,就是真的不凡,我们就是要在平凡中做出不凡、去见证伟大。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我们的贡献”

南方日报:2020年疫情来袭的时候,是什么支撑当时58岁的您义无反顾前往武汉?

成守珍:打仗了,战士肯定要上前线!2020年1月,医院派遣第一支医疗队驰援武汉时,我就在护士名单中写上了自己的名字。但医院考虑到我的年龄和身体条件,决定让年轻人先上。大年初二,国家二次抽调医疗队员奔赴武汉,我再次报名,待命出发。元宵节前,医院再次接到派遣医疗队的紧急通知,我第三次请战。我带的姑娘、小伙们在最危险的前方奋战,我怎能不一起并肩战斗?

从武汉回来后,我行李箱也来不及收拾,便飞往塞尔维亚并肩战疫。作为中国援塞医疗专家组里唯一的护理专家,我在异国战斗了40天。

专业、责任、担当和奉献是我一直秉持的理念,这也促使我冲在前方。我是呼吸与危重症领域的专家,也是一名共产党员,这个时候就应该冲在前面,应该用实际行动践行南丁格尔精神,去奉献自己、照顾病人。

南方日报:您在塞尔维亚有哪些记忆深刻的事情?

成守珍:我还记得,当我们离开塞尔维亚的一家养老院的时候,很多当地老人都站在窗口送我们,我从他们眼中可以看到当地民众对中国专家的信任、期盼,也能感受到中国带去的影响。

改革开放不仅是“引进来”,还是“走出去”的过程。我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和其他医疗专家从中国到世界去帮助别人,是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我们的贡献。

2020年6月1日,我与其他几位专家被授予塞尔维亚国防部最高荣誉勋章,当授勋仪式上响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我深切地感受到祖国的强盛。我们医疗设备更新迭代、医疗技术日新月异,如今走出国门去支援其他国家,这背后与国家的强大是分不开的。

“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护理人才互认”

南方日报:2021年,您被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授予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这个奖章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成守珍:当时,作为获奖者代表在台上发言,我是这么说的:这份荣誉属于辛勤工作在护理战线上的全体护士。自踏入护校大门,南丁格尔精神一直深深影响着我。护士不仅用柔情的双手迎接生命的希望,用柔弱的臂膀擎起生命的坚强,更用生命敬佑生命,用大爱呵护健康。从抗击“非典”到昆明的重伤员救治,从汶川地震的生命救援到雪域高原和茫茫戈壁的帮扶,我在护理路上始终践行南丁格尔精神。

我想,南丁格尔不仅是人道、博爱,是奉献的楷模、重症伤者的提灯人,更是务谋患者之福利、尽力提高护理之标准的先驱。

南方日报:您在政协履职方面有什么感悟和成绩?

成守珍:作为一名省政协委员,我立足自身主责主业履职尽责,我曾经在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的“委员通道”上呼吁,用互联网把专业的护理送到家庭。因为这既是老百姓对家庭护理的迫切需求,也是践行国家健康战略、深化分级诊疗、解决居家养老难题的重要途径。我希望,随着“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发展壮大,医疗护理资源能够通过互联网“活”起来,让我们居家养老护理更便捷、更贴心、更安心。

近年来,我也在不断呼吁和推动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卫生健康合作,促进高水平护理人才的认证评价,不断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未来,我还需要结合自身专业领域,进一步聚焦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民生期盼,积极建言资政,为广东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原文链接:https://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2312/28/content_10086016.html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